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立夏往事

2016-05-06 09:45:42

□苏宝大

    立夏的风俗众多,至今在我们这儿仍然保留着吃鸡蛋的习俗。母亲说了,立夏吃鸡蛋那叫“补夏”。

    小时候每年立夏的这天早上,母亲不忘打开家神柜最西面的那一扇小门,手伸进那个盛着鸡蛋的小篮子里,小心翼翼地数出5只圆溜溜的鸡蛋放到锅里煮着。不一会儿,那热乎乎的鸡蛋就分发到了我们兄妹5个的手上,捧着这只热乎乎的鸡蛋,会幸福一整天。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岁月里,一年也就为数不多的到了亲戚才能吃上几次鸡蛋。立夏日这天,我们兄妹5个可以每人享受到一只鸡蛋,足以让我们欣喜若狂了。当时鸡是家中宝,父母每晚从大集体忙碌归来,问我们的第一句话:鸡窝门关牢了吗?因为那时候的黄鼠狼多。那时候从家中每日油盐酱醋到父亲抽的烟到我们兄妹几个上学所需的费用,都是鸡屁股里一只一只生下来的鸡蛋积攒起来,日后拿到集镇上变换成钱。但,家中再穷再没钱,母亲也会在立夏日当天的早晨为我们兄妹煮上一只鸡蛋。

    “立了夏,桌子板凳往外拉。”立夏后,就算正式进入夏天了,以后的天下就交给孩子们了。瞧!天刚一转暖,半大的孩子,卸去身上的衣服,轻松奔走在乡村的路上,连蹦带跳。此时的河水虽然还凉飕飕的,但乡村野味的诱惑和农村孩子天生的泼皮,早让他们按捺不住了。手上拿提罾,肩上扛趟网,浑身是劲。出了门不远,便是河浜、沟渠、水沟,有水就会有鱼有虾有螺蛳。裤管一卷,淌在水里,忙活起来。中午晚上的厨房里,准会飘出半条巷子远的浓浓的野味。不是长鱼、秋鱼,就是鳑鲏儿、罗伙儿。

    立夏后,饭桌上最常见的莫过于水乡之物——河蚌了。推只木桶,踫在河边,用脚趾头凭感觉慢慢从淤泥中触摸再弯腰用手摸出。我记得圆鼓鼓的河蚌拿到了家,母亲用菜刀一只一只就着河蚌口细心地剖开,取出壳中肉,去除泥肠,清洗,在菜板上剁碎。铁锅加热,倒香油,撒姜末,加清水,加食盐,水烧开后,将劈成块状的豆腐和剁碎了的河蚌肉一并倒入锅里,焖上锅盖,猛火烧几分钟后,只见汤汁乳白。起锅前,再往锅里撒些葱花、胡椒粉。端上桌,全家人夹一块河蚌肉,扒一口饭,喝几口牛奶般乳白色的汤,个个吃得有滋有味。河蚌肉还可以烧咸菜汤、韭菜汤、蚕豆瓣子汤。上世纪60年代能吃上河蚌肉也算是人间美味了。

    河蚌肉、河蚌汤,味道鲜美,但属凉性生物,不易多吃。可每次端上了桌,都会将母亲的叮嘱忘得一干二净。

    往事难忘。

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