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头和尚、跛足道人何许“神”也?
红楼五问:
癞头和尚、跛足道人何许“神”也?
□陈兰梅
《红楼梦》的仙界体系里,除了有居住在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的警幻仙子外,还有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二位神仙。在太虚幻境和青埂峰前,两仙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而到了人间,则幻化成为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形象不堪。携带补天遗石游历人间后,回归本位。
在《红楼梦》中,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神出鬼没,有时单独出现,有时两人又同时出现,在甄士隐、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贾瑞等人的故事中多次间接或直接出现。
一问:僧道二人为何要下凡?
二仙在天上过的好好的,为何要下凡呢?
文中说道:二人在携带石头下凡之前,特意到警幻仙姑面前将“蠢物交割清楚”,为大荒山石头下凡备案时有如下对话。
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
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
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
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
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原来二仙下凡的目的就是:
一、路遇大荒山顽石,受其委托携带下凡历练;
二、为了“度脱”几个薄命司女子,让他们脱离已经设定的好的“薄命人生”路线。
二问:僧道二人下凡后度脱了哪些人?
二仙在下凡后一直没闲着,他们一共度过6人。但作者是严格按照“道度男、僧度女”的传统安排他们出场。
1.度香菱
一僧一道同时出现,但说话的是癞头和尚。他告诫甄士隐,一要谨防元宵大火,二要避见薛姓人家。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度香菱失败。
2.度甄士隐
跛足道人单独出现。家败落后,甄士隐听闻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大彻大悟,作“好了歌解”,并与之同去。度甄士隐成功。
3.度林黛玉
癞头和尚单独出现。癞头和尚要度她出家,但林家人不肯,和尚说,既舍不得她,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亲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和尚预言了黛玉的命运。度黛玉失败。
4.度贾瑞
跛足道人单独出现。贾瑞看见王熙凤起了色心,被王熙凤设局整治,一病不起。跛足道人给了风月宝鉴度他觉悟,结果贾瑞淫性不改,执迷不悟,一命呜呼。度贾瑞失败。
5.度柳湘莲
跛足道人单独出现。尤三姐自刎后,心灰意冷的柳湘莲在一座破庙遇见一个捕虱的跏腿道士,掣出那股雄剑,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随那道士,不知往那里去了。跛足道人度柳湘莲出家成功。
6.度宝玉
一僧一道同时出现,度宝玉出家成功。
三问:僧道二人有安排过人的宿命吗?
癞头和尚单独出现,预言并安排了“金玉良缘”的戏剧人生。
一赐冷香丸配方;
二送项圈上的吉谶语“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正好和宝玉佩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配成一对。
两人最终成婚,虽然不是举案齐眉好夫妻,但安排算是成功。
四问:僧道二人曾经救过谁?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第25回,赵姨娘买通马道婆做了贾宝玉、王熙凤的肖像纸人,然后写上生辰八字,扎针,二人着魇魔生病,奄奄一息。僧道二人赶来,救命成功。
五问:为何一僧一道分别称之为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呢?这其中有什么隐喻意味呢?
清初之时,清廷针对汉人男子下“剃发令”。那时候剃发工具简陋,剃发过程又伴随暴力,因此很容易剃破头皮,形成疮疤或感染成瘌痢头。癞头和尚的瘌痢头,当然与清初的“剃头”有关了。汉人男子被剃得满头疮疤、跟瘌痢头似的,再配上满人的服式,那真是难看之至,难怪贾宝玉会觉得“浊臭逼人”。所以癞头和尚应该有汉人被驾驭的隐喻了吧?
跛足道人,“一足高来一足低”,要拄着拐杖才能正常行走。有人说是隐喻清朝满、汉力量的不均衡、不和谐,满人成了统治者,广大汉人成了下等的、受压迫的群体,那跛了一足,就象征着汉人地位低了一等,只能借助拐杖勉强支撑。这也是书中说的“世路不平”。
这样的理解可真应了作者的那句话,“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公的真正隐喻也许非我们所能三言两语就能解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