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东门随想

2022-05-20 09:09:17

□易 康

上世纪末,在城东中学工作十余年的时间里,我常在老东门一带行走。对于那儿一切可算是了如指掌。其时,本地的陆路运输只有两三条线,所以作为县城大码头的东门自然成为重要的水上进出口。从上午开始,一直到黄昏,东门大街便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大街两边各种店铺林立,地摊也是一个接着一个。进城的农民携妻带儿,拖着大包小包,挤挤撞撞地购物、打尖,很是热闹。

老兴化人大多有这样的记忆,并且对这样的旧时光景总有几分留恋。而现在的金东门完全换了模样,嘈杂、喧闹已经被宁静、安详所取代。东门大街的时光在朝晖与夕照中缓慢地流淌,过去的铁匠铺、农具店已然成为展示兴化民俗文化的窗口,一些外地游客悠闲地从大街的石板路上走过,时不时地驻足拍照留影。

在记忆中,东门的尽头是一片茫茫河泽。青年时代,我曾不止一次地站在河畔遥望彼岸,我渴望由此出发,去往一个广阔的新天地。我常为自己无法实现这个愿望而苦恼。而今一座大桥将两岸连接在一起,桥的那边是闻名遐迩的垛田,这一方水土已经成为一种“活标本”,成为绿色乡村的名片。

转眼二三十年过去了。念旧是很多人的普遍心态,这里面更多的是对往昔岁月的怀思,但如果把记忆做一次盘点的话,我们会发现:由水路成群结队的进城农民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四通八达的公路,私家车一辆接着一辆,排起了长队;大小乡镇日新月异,美丽乡村的建设使之成为里下河一朵朵迎春绽放的花朵。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乡村也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当年的“乡下人”在加入到城市建设的同时,还通过他们的努力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他们在城市购房安家,并成就着各自的事业。

现如今金东门的安详,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变迁,那个只求温饱的年代已经成为过去,而“农村人进城”的现象和心态更是成为历史。漫步在洋溢着浓郁地方气息的东门大街,流连在凝聚着我们这个小城文化底蕴的状元牌坊前,遥望着蓝天下的彩虹般大桥,回首往昔,难以抑制的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昔日的东门菜场一带,即将被开发成为水上旅游新线路。在不久的将来,这儿将是画舫云集,轻舟荡漾。金东门必将迎来更多的游客,必将成为探访梦里水乡的窗口。

从另一种角度看,老东门的安详、宁静又何尝不是一种从容,这样的从容其实是人们对现今的满足和对未来的信心。过去东门往来人群中的局促,甚至张皇不见了,所以即使是怀旧,究其实不过是对青葱岁月的回望。东门的变迁也许可以算作我们这个时代的缩影,而我们将以更多的从容走向一个更值得期望的未来。那个未来将充满更为明媚的阳光,拥有更加纯净的蓝天。记得年轻时,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所追寻的美好,其实就在身边。不是吗,当初我伫立在河畔所梦想的新世界,其实就是脚下的这片土地。

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