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平的无耻
乱弹水浒之三十二
董平的无耻
□陈学文
董平武艺高强,两把枪使得神出鬼没,加上天生勇猛,战场上横冲直撞,有“董一撞”之称。
不惟如此,董平还长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材,是个百里挑一的英俊小生。
再有一个,董平“心灵机巧,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竟然还是个文艺青年。
上帝如此眷顾董平,他却不加珍惜。
因为他的人生履历上写满了“无耻”二字。
董平一出场,就有一个十分醒目的细节,他的箭壶中插一面小旗,上写一联道:“英雄双枪将,风流万户侯。”
自称英雄,往脸上贴金;自命风流,要封万户侯。这牛逼真的要吹破了大天。
对于这类人,尼采曾说过一句话:不要把自己吹得太大,小针一刺就会使你爆炸。
生活在宋朝的董平压根不认识什么尼采,但他肯定认识郁保四。
郁保四和董平是旧交。他们一个是青州强盗,一个是东平府兵马都监,这俩人的身份如此悬殊,是怎么成为朋友的,算是一个不解之谜。
此时的郁保四已经归顺梁山,他和王定六奉宋江之命给东平府程太守下战书,要借粮食。程太守不急,倒是董平急了。面对老朋友郁保四,董平翻脸不认人,直接要将郁保四和王定六推出去斩首。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程太守懂,董平应该也懂。那他为何还要这样干?
程太守不愿破坏规矩,但看到董平发火,为照顾董平的情绪,将郁保四和王定六各打了二十棍棒,直打得皮开肉绽。
什么叫小人?小人就是随时随地都能与朋友翻脸的人。
手下信使挨了打,宋江失了面子,双方的梁子越结越深,战斗不可避免。
董平一出战,就陷在梁山大军的包围中,好不容易杀出一条血路,才回到城中。
梁山高手如云,而东平府就靠董平一个人、两把枪支撑,形势十分危急。
在这危急时刻,董平竟然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原来程太守有一个颜值很高的女儿,董平三番五次前去求亲,程太守都没同意。
董平是个高富帅,年纪轻轻就做到了兵马都监,这么好的条件,难道程太守眼盲看不到?
不是看不到,而是看得准。在程太守眼里,董平人品太次,说狠点就一人渣,女儿嫁谁也不能嫁给他。
水浒第69回:董平当晚领军入城,其日使个就里的人,乘势来问这头亲事。程太守回说:“我是文官,他是武官,相赘为婿,正当其理。只是如今贼寇临城,事在危急,若还便许,被人耻笑。待得退了贼兵,保护城池无事,那时议亲亦未为晚。”
董平“乘势”来问这头亲事,这带着明显的要挟、勒索的况味。言下之意,你再不允了这门亲事,恐怕东平府就要被梁山贼寇灭了。
程太守不是傻子,他对来人说了三层意思。
其一,两家一文一武,也算是门当户对。
其二,梁山贼寇正在攻打东平城,在这样的危急关头,我若答应了你,人家都会说,我是拿女儿保命换平安的,我这老脸往哪儿搁?
其三,只有等打败了贼寇,保护好一方平安,那时再谈亲事也不算晚。
程太守也是软中带硬、话中有话,既没表示同意,也没一口回绝,安抚中带着一丝敲打的意味。
说到底,就是个“拖”字诀。董平其实也差不多看出了这一点,所以“只是心中踌躇,不十分欢喜,恐怕他日后不肯。”
没奈何,亲事没谈成,仗还得继续打。
这一次,董平中了计,被梁山两位女将生擒活捉。
擅长表演的宋江给他解了绳索,说了两句客套话,贪生怕死的董平立马表示归顺,并主动要拿“投名状”:“程万里那厮,原是童贯门下门馆先生,得此美任,安得不害百姓?若是兄长肯容董平今去赚开城门,杀入城中,共取钱粮,以为报效。”
几天前跟宋江大军对垒时,董平大骂宋江:“文面小吏,该死狂徒!”现在对宋江是一口一个兄长。而对之前心心念念要拜为老丈人的程太守,则泼了一盆为害百姓的脏水。
程太守究竟有没有祸害百姓?书中一直也没具体的描述,这不是施老爷子忘记写了,而是施老爷子的别有用心。
董平赚开城门后,“径奔私衙,杀了程太守一家人口,夺了这女儿。”
灭其门,夺其女,董平把人性之恶发挥得淋漓尽致,演绎得触目惊心!
从此梁山上多了一具卑鄙无耻的行尸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