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鱼 漕

2022-05-27 08:57:50

话渔·画渔(59)

鱼 漕

文/刘春龙 图/李劲松

家乡有个得胜湖,在兴化城东十五里,风景很美,名气也响。传说山东好汉张荣“四义士”在此利用芦苇和垛田的地势,设“八卦阵”,打“闷水桩”,伏击金兵,大获全胜。又说施耐庵曾隐居于此,著就了《水浒传》。起初,听了这些故事,并不以为然,只是觉得好玩而已,也没留下什么印象。直到有一天,看到渔人设置鱼漕捕捉鳜鱼,才依稀想起,这是不是受了那些传说故事的启发呢?

夏天的得胜湖,水清且浅,湖底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看得见水草的摇曳、田螺的蠕动、鱼虾的嬉戏……每逢这样的时节,我们这些湖边人家的孩子或涉水或荡船,常常结伴到湖里去,捡田螺、逮鱼虾、摘莲蓬……高兴起来还可以钻到苇丛中捉迷藏。整个得胜湖,简直就是我们的天下。而最让我们开心的,是看渔人捕鱼,看张丝网,看放老鸦,看收虾笼……我们还喜欢在湖里蹚着走。湖水刚及腰间,可以从湖的北边蹚到湖的南边,从湖的东边蹚到湖的西边,蹚过一个个芦滩,蹚过一片片荷塘……有时就会看到湖底有一道长长的凹漕,伸向前方很远很远,似乎没有尽头。那凹漕里常常冷不丁蹿出一条鱼来,惹来一阵惊呼。我们会避开这些凹漕,蹚到别处去,因为这是鱼漕。

这鱼漕又是从哪儿来的呢?那是渔人设下的,专门用来诱捕鳜鱼。渔人找来一块木板,长米把,宽六七寸,厚两三寸,其中的一端钻个孔,扣上绳子。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像农人拉犁一般,渔人会去“拉”鱼漕。这是两个人在水中干的活儿,一人将木板嵌入湖底,一只脚踩着,一只脚“扶”着,另一个人则拉着绳子向前,这木板就起犁的作用。只不过,犁要把泥土翻起来,木板是把泥土压下去。那鱼漕又有多长呢?虽说没有限定,但也少不了有几里路长吧。这就要看湖里有多大的空白水面可供渔人设置鱼漕了。

小时候,我曾跟着渔人去看鱼漕捕鱼。起初,渔人不肯带我去,说怕我吵闹,一吵闹就会把鱼吓跑的。我一个劲地保证,就差发誓了,渔人这才答应。就是这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我才真正明白鱼漕是怎么一回事。原来,鳜鱼有钻洞埋穴的习性,见到平坦的湖底忽然有了凹漕,自会本能地潜入其中。那凹漕的宽度仅能容纳鳜鱼的身体,而深度刚好让鳜鱼的背鳍露出漕外。作业时,只需一条船一把罩两个人就行。船尾的渔人沿着鱼漕的线路轻轻划着船,船慢慢向前,几乎没一点声响;船头的渔人则密切注视着鱼漕里的动静,一见有鱼,随即操起鱼罩摁下去。那鳜鱼原是“陷”在鱼漕里的,一旦被罩着,只能向前逃窜,鱼罩虽没有摁到漕底,但鳜鱼因背鳍的妨碍,也就走投无路了。

鱼漕过几天会慢慢“眯”起来,渔人就要再拉一条鱼漕。知道鱼漕这种捕鱼方式的人并不多,通常对鱼漕的理解,是指人工修建的方便鱼类洄游的通道。这样鱼漕就有两个解释了,一是生的通道,一是死的陷阱。关于湖的概念也一样,真正意义上的得胜湖已经消失,变成了一片片鱼池,只剩下名字还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再也不会见到施公笔下的水浒意境了,更难想象张荣“四义士”曾经在此活动过。这些都走进了历史,就连鱼漕这种捕鱼方式也随之而去了。

 

4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