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嫉妒是世界上最凶险的恶

2022-07-15 08:35:56

□房干森

 

一棵树看着一棵树

恨不得自己变成刀斧

一根草看着一根草

甚至盼望着野火延烧

这是著名诗人邵燕祥的一首短诗《嫉妒》。寥寥四句,就把嫉妒者的形象揭露得淋漓尽致。

在善良和恶意、互帮和拆台共生的世界,嫉妒是世界上最凶险最不易察觉的恶,也是引发诸多惨案的心理原罪。这种心理状态的凶险之处就在于,它往往是针对熟人的。

小月,是今年100多万河南高考考生中的一员。高考,她考了601分,7月1日下午,她填好郑州大学这所河南省最好的大学的志愿后,遭到杀害,凶手不是别人,而是她同村同族同姓的伯伯——51岁光棍汉冯某民。案发时,冯某民以“让小月帮忙打扫卫生”为由,将小月骗走后杀害,并抛尸废弃窑洞中。据小月亲戚介绍,冯某民之所以杀害考了高分的同族亲戚小月,是因为小月的争气,还有越来越好的小月家庭,而他却是个身患残疾的单身汉,和80多岁的老母亲、20多岁的侄子同住在村中一偏僻角落里,家境条件极差,这让他在比较中心理失衡,产生妒忌。因为嫉妒,痛下杀手。当然,具体案情还在进一步侦办中,但细思令人后脊发凉。互联网上,所有善良者都在呐喊:请判恶魔死刑。

在《圣经》中,嫉妒叫做“凶眼”,占星术则更把它称作一颗“灾星”。嫉妒能把凶险和灾难投射到它的眼光所注目的地方。《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了一个由于嫉妒而暗箭伤人的典故:郑庄公得到鲁国和齐国的支持,计划发兵讨伐许国。在讨伐之前,郑庄公在皇宫前亲自检阅军队,并发派兵车。老将军颖考叔和青年将军公孙子都为争夺兵车,发生了争吵。颖考叔本是一员猛将,他不服老,拉起战车就跑,公孙子都高傲自负,不肯相让,拔起长戟随后追赶,但没有追上颖考叔,由此便嫉妒怀恨在心。过了一段时间,郑庄公正式下令讨伐许国,大军逼近许国都城,老将军颖考叔一马当先,奋勇攻城,他高举大旗,攻上城头。公孙子都眼看着颖考叔就要立下大功,心中更加嫉妒,便抽出箭,对准颖考叔射去,一箭射死了老将。

别以为嫉妒是小人物的专利品、常见病,一些有学问、有才华、有出息的人也患有嫉妒病。《三国演义》中,杨修是个聪明绝顶、才华四溢的人才,罗贯中曾赞之为“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但是,他为人恃才放旷,逞强好胜,而曹操却是个既巧于网罗人才、礼贤下士,又心胸狭隘、嫉才妒人的枭雄。杨修不仅几次因显示自己超人一筹的聪明,驳了曹操的面子,还几次因看透了曹操的心机,使曹操嫉妒在心,终于借机杀了杨修。同样,很有才华韬略的靳尚嫉妒屈原,在楚王面前进谗言,迫害得屈原流放洞庭湖,自沉汩罗江……在中华历史上,像这种因嫉妒作祟、人才戕害人才的悲剧还可举出不少,令人心寒齿冷。

在人类的一切情欲中,嫉妒恐怕要算作是最顽强、最持久的了,所以古人曾说过:“嫉妒是不懂休息的。”但嫉妒毕竟是一种卑劣的情欲,因此它是一种属于恶魔的素质。《圣经》曾告诉我们,魔鬼所以要趁着黑夜到麦地里去种上稗子,就是因为它嫉妒别人的丰收啊!的确,犹如毁掉麦子一样,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地里,悄悄地去毁掉人间的好东西。

法国拉罗什富科说:“嫉妒是万恶之源。”但无数事实证明,嫉妒好似硫酸,在一腔嫉恨泄向对方的同时,必定要腐蚀自身。历史上,春秋时魏国大将庞涓嫉妒同学孙膑的才能,设计陷害,使魏惠王剜掉了孙膑的双膝盖骨,最后他还是败在孙膑手下,送掉了性命;三国时,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智慧,最后自己气得“金疮迸裂”。难怪莎士比亚说:“嫉妒是绿眼妖魔,谁被它俘虏,谁就要受它愚弄。”那位杀害花季少女小月的恶魔冯某民能不受到法律的严惩吗?

嫉妒虽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但并非不治之症。《红楼梦》里王一贴的“疗妒汤”自然是瞎糊弄,真正能治嫉妒的验方应是:化私心为公心,化狭隘为宽厚,化不服为竞争。

7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