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撑起古树“保护伞” 守住绿色“活化石”

2024-09-12 14:21:41

本报讯(特约记者 袁开建 通讯员 吴碧云)13棵百年以上的铁榆树高耸入云;腊梅、红梅、红枫、黑松、映山红等30多个品种的树木郁郁葱葱;80多盆枸杞赏心悦目……金秋时节,戴南镇刁良村村民江往宏家的庭院内外的“微公园”里五彩缤纷。

刁良村刁家自然村距今有近700年历史,不但留下了“地藏寺”“九寺十八堡”“净土寺”等美好传说,还留下不少古河、古巷、古树。近年来,刁良村在戴南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邀请专家实地勘察规划,在挖掘“三古”资源时,为21棵百年以上的古树“佩戴”上“身份证”保护标牌,上面写着品种、树龄特征、习性等,明确规定禁止毁坏、砍伐。

在保护古树的同时,刁良村大力倡导农户在房前屋后栽树。截至目前,在占地面积460亩的刁家自然村村庄中,绿化面积达207亩。在470户农户中,近300户有自家的“微公园”。

“这些古树见证了村庄的发展,留住了几代人的乡愁……”拄着拐杖的81岁的原刁良村老支书黄爱武说,他小时候就在这些古树下玩耍、乘凉,如今老了,依然有一种情有独钟的感情。

刁良村把老百姓“微公园”“串”起来,在该村中心河两岸建起了近2000米长的仿古木栈道、绿化长廊、1500多平方米的文化墙。两侧的6个古色古香的“浮鼓”水码头,既能给老百姓淘米洗菜,又能供游客钓鱼。

走在刁良村的大路上、小巷里,到处都是绿树鲜花,那墙壁上励志、诚信、孝道、文明的风俗画,给人以深深的启发。正在清洗垃圾桶的74岁的村民陈南钊老人说,好的环境要靠大家共同保护,在村里,连小孩子都知道“刁良是我家、美丽靠大家”的道理。

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