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兴化农商银行为非遗产业插上“金翅膀” 让小木船划向大市场
本报讯(通讯员 戴璐瑶)凭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育活化、产业创新以及文旅融合等多方面的突出贡献,近日,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我市公布非遗项目名录共计124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21项、泰州级24项。特别是,2008年6月,竹泓木船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兴化市第一个“国”字号文化品牌。如今,兴化竹泓木船工业园已入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省重点项目库。
据了解,竹泓木船制作主要以老龄杉木为主要原料,辅以铁钉、麻丝、石灰、桐油等,其工艺复杂,工序繁多;从选料、破板到投船、打麻共有10多道工序。因均为纯手工制造,所造之船具有吃水浅、浮力大、承载重和轻巧灵敏、坚固耐用等特点。这套精湛的制船技艺由一代代匠人传承,已有千年历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还曾漂洋过海远赴荷兰。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璀璨的明珠,需要人们不断挖掘与传承,更需要创新思维为其注入新的活力。自竹泓木船制造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我市敏锐地捕捉到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机遇,积极打造竹泓木船文化产业园,带动当地百姓共同致富。
在江苏苏航船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制作木船。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道:“兴化农商银行给予大力支持,提供了2600万元授信资金为我们注入了强大动力,公司近两年产值累计达2.3亿元,共计生产文旅画舫船、新能源中式游船和高低蓬、乌篷船、龙舟2000余条,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就业人数超1600人,工人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
竹泓文化产业园是泰州市级的重点文化产业园,现有木船企业21家,其中11家已获得兴化农商银行5600万元的授信支持。近年来,兴化农商银行坚持保护与传承并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致力于传统产业的焕新升级,推动国字号非遗“生金”。下一步,兴化农商银行将继续深化与竹泓木船产业的合作,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