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兴东镇:充电桩立村头 绿能活水润民生

2025-09-17 09:16:52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冯兆宽 通讯员 杨洪江)秋日午后,阳光洒在兴东镇牛陆庄村的停车场上,党群服务中心南侧的“特来电”微型充电站里一派忙碌。几辆“货拉拉”新能源车正停在充电位前充电,旁边,一辆黑色新能源轿车缓缓驶入,司机见有空闲车位便熟练地倒车入位,几位村民拎着农具路过,笑着跟充电站管理员打招呼。

提起这个给村里带来便利与收益的充电站,村党总支书记顾桂斌总会想起驻村“第一书记”朱剑峰。曾经,牛陆庄村的集体经营性收入主要依赖水面发包和土地资源管理服务费,渠道单一如同拧不紧的水龙头,增收势头始终不温不火。朱剑峰到任后,踩着田埂调研、沿着省道观察,很快发现了新机遇。村里新能源车主常为找充电桩犯愁,而村庄又紧邻省道351,过往新能源车辆充电需求同样旺盛,于是,新建充电站,方便村民充电,促进村级增收的构想得到了派驻单位和镇党委、政府的支持。

“最初想把充电站建在党群服务中心西侧,可那边挨着村民屋舍,空间也局促,怕影响大家休息。”顾桂斌回忆道。几番调整优化,最终选定的南侧地块既避开居住区,又临近主干道。9万多元的项目资金由派驻单位全力支持,充电站正式投用那天,不少村民特意开着车来“尝鲜”。

如今,充电站成了村里的“香饽饽”。本村村民下楼就能充电,外来车辆沿着省道驶来,可以在这里充电休息。管理员的登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车辆信息,有邻村的农用车,有跑运输的货车,还有自驾游的私家车。据测算,这个小小的充电站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5万多元的分成收入,为村级经济注入了一股“绿色活水”。

“这只是开始。”顾桂斌望着充电站里来来往往的车辆表示,“接下来我们要增加充电桩、扩充电位……”

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