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镇八尺沟村无花果种植园结盟 ——“美丽包袱”变身“美丽经济”
采摘工在园内采摘展示无花果。
市民在无花果专家小站浏览。
本报讯(通讯员 聂凤平 查小兔 全媒体记者 顾日升)9月4日上午,钓鱼镇八尺沟村无花果采收销售工作结束,三四个小时内,共采收无花果340斤,销售收入2240元。其中,礼盒收入1400元,统货收入840元。
“自8月中旬以来,无花果每天都日采日销。”站在无花果种植园里,八尺沟村党总支书记赵润栋说道。要知道,这片无花果种植园在去年还是八尺沟村的“美丽包袱”呢。
2018年1月,为赋能农文旅产业发展,八尺沟村开辟60亩土地种植无花果,计划将其与樱花大道、樱花种植园、樱桃园打造成樱花生态旅游区。无花果种植园由村委会与民企合作打造。村里负责提供土地、滴灌设施及保鲜库,民企负责种苗、技术、收购,收益五五分成。无花果属于林果经济,可连续三年获上级奖补,奖补金额每年每亩400元,村里每亩实际只需出600元的土地租用费。3月,无花果苗定植,9月间采收上市,市场价格在每斤10元左右。但无花果是典型的鲜果,采收后四五个小时内必须卖出,否则就会失鲜、变质,即便有冷库保鲜也只能维持八九个小时。就这样,无花果种植园坚持了三年,奖补政策用完,不盈不亏,民企感到销售难、加工难,便退出合作。
2021年,村里为保住无花果种植园,便对外招租发包,本地两名经商能人合作承包经营,仍因鲜果销售难,加工价格低而放弃。于是,村里接管、自主经营。当年,无花果销售额扣除成本还不够,连同农地租金赔了近10万元。
2023年7月,赵润栋调到八尺沟村任党总支书记。面对无花果种植园的经营情况,眉头紧锁。无花果已成为八尺沟樱花村的形象名片之一,如果复垦势必有损对外效应,继续保持又难抵亏损风险。
是砍,还是留?在镇党委与村两委班子专题会商后,统一了思想。无花果在八尺沟村意义特殊,一方面要继续种好,另一方面拓展销路,让“美丽包袱”变身“美丽经济”。
2024年12月,八尺沟村与从事水果种植、休闲食品(果品)加工、互联网销售的江苏果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公司以“技术指导+兜底销售”的模式,指导八尺沟村无花果增产提质,并以3—3.5元每斤的价格打包收购无花果。为指导种植,公司与八尺沟村在樱花生态园搭建无花果专家小站,专家指导无花果种植、草药喷溉和枝条搭架技术。8月15日,八尺沟村无花果采收上市。优质果包装礼盒销售,剩余的全部销售给果芯公司兴东加工厂。
无花果终于结成了“开心果”,首次有了赢利。据赵润栋介绍,无花果种植园将于11月上旬采收结束,今年预计单产500公斤,总产量约3万公斤,总收入约33万元,净收入约18万元。
赵润栋表示,有了江苏果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村里还将增设无花果研学课程,一方面推介无花果,另一方面扩大采摘、提高销售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