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读书琐谈

2016-01-22 09:39:11

    记得有谁说过这样的话,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是什么?是阅读。阅读可以把我们的灵魂带向远方。
    在一次读书会上,一位朋友说过这样的事,犹太人素以爱书如命著称,在犹太人的家庭里,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几滴蜂蜜,然后叫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种仪式的意思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读书是一件甜蜜而快乐的事情,以此唤起孩子对书的热爱,对文字的兴趣。
    读书,蕴含了认知、理解、记忆、速度、比较、鉴赏、创造等阅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或精读,或博览,或慎思,或好问,或质疑,或笃行……泛览百书,涉猎诸篇,可以为“术业有专攻”提供丰沃的土壤。但是,学问无边,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门门精通,所谓“博览”也是有限度的,事有所成,先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须学之得法。历代大家的许多读书之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读书需思考运用。古人说,“非学无以质疑,非问无以广积。”学问和知识是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思考得来的。思,才能辨其得失;问,才能明其所以。我们既要善于在已知的知识和未知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善于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使自己更快步入新的知识领域,使所提出的“为什么”得到“是什么”的答案;又要注重读书与实际相结合。我国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饱学之士”刘羽冲读了一部古代兵书,即自称可统帅十万兵马,结果征剿土匪时“全队溃覆”,自己也“几为所擒”。迷信书本,死读书,读死书,是读书人之大忌。我们要做书本的主人,莫为书本的奴隶,既汲取书本的营养,又不为书本所绳墨,因其辞而得其神,才能有所创造。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有一著名座右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由于他注重学以致用,才使得后人慨叹“千古男儿一放翁”。学是为了用,鲁迅先生一向主张“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我们如能遵循读书的规律,把“知”与“行”统一起来,既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
    读书需有的放矢。“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这是宋代大文学家,杰出诗人陆游读书生活的自我写照。他终生酷爱读书,以书为伴,与书为伍。不过,他读书虽多,却多而不杂,多而不乱。他读书都是有的放矢的。
    读书需循序渐进。“或问读书之法,其用力也奈何?曰:循序渐进”。这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提出的基本读书方法。
    何谓循序渐进?朱熹作了详尽的解释:以两本书而言,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本书而言,则“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他还要求:“未及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学会读书,书便为我所用。虽好读书,却不为书所累。博鉴群书,强闻博记,撮其要义,摘其神足矣,非面面俱到。学而用之,多读书而不唯书。独得其趣,既融进去又化出来,此乃真读书,读活书也。让新知为我所用。

5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