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杨姐的家事

2016-02-26 08:57:02

    杨姐60岁多岁,心宽体胖,每天与瘦瘦的老伴同出同进,不是去居委会搓搓麻将消磨时光,就是搭免费的大巴去江宁商品批发市场逛逛,带买带拈些蔬菜水果回家。
    杨姐要强,年轻时候跟丈夫摩擦不断,成天吵吵闹闹的。退休以后,两人反倒好了,也不争也不吵了,凡事有商有量,形影不离。就说去批发市场拈(南京话“拣”)菜这事,夫妻俩也是商量了半日。杨姐退休金2000元出头,老伴略高些。按说杨姐家不差钱,犯不着去拈菜,丢人现眼。但批发市场主要靠走量,成色稍逊的水果蔬菜销不出去那就只有倒掉,得腾出地儿进鲜货。山药挺贵,菜市场要卖七八元钱一斤,可在批发市场,运输中颠簸折断的就算次品了,那断口,雪白粉嫩的,老板一根一根往外扔;柠檬,受了挤压破了相的,老板也是一一拣出来,成堆地往外倒;芒果,大个大个的,正是熟透的时候,橙黄绯红,仅仅表皮上有点黑斑,就算报废了,统统扔进垃圾堆。杨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最见不得人糟践东西。幸好有一些结伴而来的老头老太满市场地转悠,抢拾老板们丢弃的瓜果蔬菜。他们大包小包地提溜着,兴高采烈地说笑着,显现出一种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快乐。
    杨姐之后就同老伴去批发市场拈了一回菜,果真斩获良多。既有物质的富庶,又有精神的快感,可谓物质精神双丰收。杨姐将柠檬洗净切片,放在竹匾里晾晒一星期,就成了柠檬干,杨姐天天拿它泡水喝,补充维生素。还有芒果,杨姐把皮撕了,肥厚的果肉就削在保鲜盒里,整整装满了三大盒两小盒。杨姐将它们码放在冰箱里,有事没事拈一块放进嘴去,冰甜爽滑。
    杨姐和老伴有一女一子,如今都是四十出头的人了。女儿年轻时候没让父母省心,对象谈了若干,光父母托朋友介绍的就有十好几个,女儿总是挑肥拣瘦,而且只要是父母相中的、称心的,她一准吹,吓得父母到后来都不敢轻易表态了。好容易谈了一个对眼的结了婚,婚后几年又闹离婚,离完了满世界转了一圈又复婚,搞得父母十来年不消停。女儿37岁时突然活明白了,她报了班学习法律,学得出奇的用功出奇的专注。天道酬勤,女儿终于获得了律师资格,脱离企业去一间著名的律师事务所做了律师。现在她年薪近20万元,日子过得富足惬意。逢年过节,女儿开着车来,车屁股后面装满了送给父母的礼物,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七七八八有几十样之多。而且女儿临走还要塞给杨姐万把块钱。女儿出息了,懂事了,杨姐内心甚慰,逢人就夸女儿孝顺。
    杨姐的儿子原来在一家企业上班,开大货车,技术不赖。后来企业倒闭,职工下岗,杨姐的儿子就呆在家里了。其实会开大货车,开个出租车是小菜一碟,或者弄辆面包车去货场拉个货也是可以的,但杨姐的儿子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铁了心在父母家打万年桩了。40岁向上的人了,不谈恋爱不结婚,整天坐在电脑跟前打游戏。饭菜烧好,杨姐喊儿子吃饭,儿子就来了,也不多言,三口两口扒拉完了,碗一推,就又回屋接着打游戏。家里来了客人,儿子从不出屋跟人打声招呼,言行举止像是未成年人。杨姐夫妇不仅天天供着这40岁出头的大儿子,还得每月替儿子缴养老保险。老人总是要先走的,无论如何不能让大儿子将来没饭吃饿肚子吧,杨姐夫妇就是这么想的。至于大儿子成天脑子里想什么,一辈子是不是就这样猫在家里过到老,杨姐同老伴一头雾水。
    杨姐觉得上帝对自己还是挺好的,两孩子,出息了一个,够好的了,人不能太贪!比起有不能离人、屎尿弄一床的瘫儿傻儿的人家,自己儿子生活基本自理,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成天不吵不闹不发飙,也不到外面惹事,也就是给他洗洗衣裳,烧烧饭,反正在家也要洗洗弄弄的,帮儿子做点,也是顺带的事,累不到哪儿去。
    老话讲退一步海阔天空,我先前还不以为然,今天写完了杨姐的故事忽然觉得七窍贯通豁然开朗。人生一世,苦恼难免,一味地进,有时就是钻牛角尖,成为人生中一道过不去的坎;或许退一步,只需退一步,生活就向你展开笑颜。退,是一种生活态度;退,是一种人生智慧。在这方面,杨姐是我们的榜样。
    我想,退,其实是为了进,为了更好地生活下去。  

5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