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一次精神上的“越狱”

2016-03-11 09:47:49

□踪 华

    记得一位阅读者告诉过我,一个人无论走多远,他的肉身,都是囚禁在自己的“狱”内,而阅读,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越狱”。

    捧读纳兰泽芸的散文集《在生命转角处幸福》,我就感觉是一次精神上的“越狱”。

    悦读改变人生,悦读助我成长,深读《在生命转角处幸福》,成就了我精神上的升华,让我变得谦卑,使我懂得在漫漫生命长河中,一个人实在是太渺小。深感读的书越多,不知道的事情就越多,好比一位老司机,开了几十年车,不是越开越狂野,而是越开越胆小。

    我已年过花甲,却爱上了读书,这是受纳兰泽芸《人生蓬勃天命始》一文的启蒙。我的博客上也有了《百岁梦想花甲始》,是纳兰泽芸让我这个在个体意义上渺小的人,找到了真正的存在感。

    翻开青年作家纳兰泽芸作品《在生命转角处幸福》,才读她的自序,就被贯穿其中的思想和生活态度所震撼着。“竹密无妨水过,山高不碍云飞”,引起了我的共鸣。读完全书,面对作家多年的思想结晶、人生感悟、社会责任,我感觉这次阅读实实在在是一次精神上的“越狱”。

    高尔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高尚的人对话”。读纳兰泽芸的书也带给我这样的感觉和启示。纳兰泽芸说得好:“无论生活欣悦也好,伤怀也罢,让我们就做那泓静静的溪水,清清浅浅地,流过生命细密的竹林。”

    据我了解,纳兰泽芸重新拾起笔写作也只不过短短几年时间,而且还是在繁重的工作与家务之余写作的。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先生大半时间出差。难以想象,她的这些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她多少汗水!如今,纳兰泽芸那些“若一潭清芬的千瓣莲,温情与理性相融,哲学与绰约并重”的文字,如花一样绽放在海内外各种媒体上,发表文章总数已近三百万字。她也成了《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龙源期刊网等著名媒体的签约作家,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入围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认识纳兰泽芸也是偶然。几年前的年初,我无意中进入了她的博客,我被震惊了!后来就成了纳兰的忠实读者。

    她早在校园时期就是有名的才女。她从皖南那个背临长江的小村庄孤身一人来到这万丈红尘的上海滩,从一个乡村小丫头到一位端坐办公室的都市“白领”,再到结婚、成家、生女。她为工作、为事业、为家庭、为儿女付出了太多的辛苦,在这份艰辛中她依然执着。这是我,还有其他广大喜欢她的读者们最钦佩并敬仰她的地方。

    她说:“我在心里给自己的文章定了一个小小的标准:不要写无用之文,不要写令读者堕落之文,每一篇文章,都要给人们或者社会,带来一些或多或少的裨益之处。”纳兰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生命转角处幸福》是纳兰泽芸又一部力作,由著名作家叶辛、乔叶倾情推荐。

    著名作家叶辛说:“海阔鱼跃,天高鸟飞,纳兰泽芸聪慧勤勉、脚踏实地,定会走出一片新天地”。

    著名作家乔叶说:“因为被文学祝福,我的心里一直有光。我觉得,纳兰也是如此。”

    《意林》杂志资深编辑许之贤也对纳兰泽芸感佩,他说:“纳兰泽芸对文字有着非同寻常的领悟力,她能在业余时间里坚持创作数百万文字,这种精神非常可贵。同时,她的文字能给广大读者带来精神力量。才情+勤勉,一定会越来越好。”

    纳兰的文笔顺畅流利,行云流水,读了之后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收获的不止在于文笔,而在于她的文以载道。

    她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一定的道理,阐明一定的接人待物、为人处事的道理。纳兰泽芸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博闻强记,没有长期地文字积累、练笔功底,没有对生活超强的感悟能力、观察能力,没有丰富的阅历,是绝对写不出这样的文字来的。

    读了她的作品,我常掩卷凝思,我愈思愈觉有味。记得她那一篇篇文字,是那么生动、活泼而又不失本真,不流于世俗。她的文章写得深入,就像雨水穿透泥土,滋润人心的根。

    她写《平凡的世界,真实的人生》,把路遥书写《平凡世界》的艰辛历程完全刻画出来了。

    她评汪曾祺的《寄意故乡》的文字厚纯至极、独抒性灵,她这样说:“无论是大开大阖,大起大落,在他的笔底,都如山野闲花,寒潭秋水,就那么淡淡地,小小地氤氲着理性、睿智和从容的烟霞。”

    她写读丰子恺、沈从文,把读文的感受淋漓尽致地表露出来,让读过以上作家文字的人们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

    开篇《隔岸看花,云淡风轻》中,年轻教师于娟,31岁确诊为乳腺癌后,纳兰引用主人公在生命最后一刻痛定思痛的反思:“健康真的是无以伦比地重要,在生命临界点的时候,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大房买好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我不想去控制大局小局,不想去多管闲事淡事,我不再有对手,不再有敌人。隔岸看花,云淡风轻。”纳兰以于娟的故事给尚活着的人们友情提醒。

    纳兰老师在《心若亡,书则远》一文中说:“人生有三样东西别人拿不走,一是吃进肚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里的梦想,三是读进大脑的书。”纳兰老师说,读进大脑的书其实指的就是知识或智慧。读书有多重要?读书的确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

3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