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春天,去种一棵树

2016-03-11 09:48:19

    春天,面对一棵树,我总莫名的恐慌。叶、花、果,一棵树都活得希望盎然,我浑身骚动不安,却长不出一叶、一花、一果。

    左拉说,充实的生活就是养个孩子、栽棵树、写本书。所以,普渡众生、敲木鱼、诵经,僧人才能把单调的生活过得充实。我呢?匆匆忙忙,碌碌无为。如若养孩子、写书很难,我则连栽棵树都忘记了。就像佛家的菩提,栽树和育儿、写书,并无泾渭之别。这也是父母幸福的原因吧?也许有点笨,但他们生活得很充实。

    父母识字不多,悟性不高。他们无心普渡众生,只顾老吾老、幼吾幼;无力写书,只会春华秋实、涂鸦人生。但是,他们树却栽得多,也栽得好,荫蔽了儿女。后来,读柳宗元的“郭橐驼植树”,我才明白,栽树也是门学问和修行,一如养儿、写书、参禅。

    郭橐驼栽树无人能及,诀窍就是树木如树人,把树当做孩子,“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尊重其本性和欲望,“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还要勇于放手,“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让孩子走出去,创造自己的人生。否则,“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这是郭橐驼的种树经,我看到的,不是柳宗元所要表达的吏治,而是父母的养儿经。他们胸无点墨,不会谈经论道,只会用劳作和慈爱,沿着背影和血脉,源源不断地为我提供生命的给养。这辈子,我是一棵流浪的树,也是他们种下的树。

    看《布鲁克林有棵树》: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我就是父母的那棵树吧!所以无论生活多么困苦、艰辛,他们都还有信心和希望,依然过着左拉所谓的“充实的生活”。

    记得《齐民要术》里说,孩子出生时,父母要给他们栽20棵树,等到婚嫁,树亦成才,也够结婚费用了。树是孩子的兄弟,时光易老,父母才会种那么多树,和孩子同甘共苦、相扶相持。这辈子,父母为我种了多少树,我不知道,但足够我受益终生。

    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席慕容说:我同意你,朋友,写一首诗其实真的不如去种一棵树。佛说:如果今生爱一个人又无缘和他在一起,你就为他栽种一棵树,那么来生就会真的化作一棵树,长在他每天必经的路旁,为他生根发芽,随风摇曳。

    若有来生,我愿为树。春天,去种一棵树吧!为父母,也为自己。

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