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团长郭自强
郭自强,1930年出生在沙沟镇一个小商的家庭里。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但郭自强的父亲还是勒紧裤带,供他在镇上的西团小学读书。
1939年的一天,日寇轰炸沙沟,一颗罪恶的炮弹把郭自强的妈妈深深地埋在炸弹掀起的泥土中,好心的乡亲们将她从泥土中扒出时,郭妈妈已经昏厥过去。看着全身是血的妈妈,郭自强牙齿咬得咯咯响。从此郭妈妈双耳失鸣,终身残疾。为了减轻父亲生活的重担,郭自强含泪放下书包,提起烟篮,沿街叫卖。一次郭自强在一家澡堂门口卖香烟,两个凶神恶煞的伪军抢去几包香烟不给钱,还把他乱打了一顿。郭志强狠狠地瞪了伪军一眼,从牙缝里迸出一句话:“这个账,总有一天要你们还的!”
1945年底,沙沟镇成立儿童团,孩子们一致推选机智勇敢、胆大心细、组织能力强的郭自强担任儿童团团长。有一天,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郭自强和同伴在沙沟镇的要道口放哨。忽然,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由远而近,在这天黑风猛的夜里听得人毛骨悚然,可郭自强一点也不害怕,他小声提醒同伴:“注意,有情况!”他紧握手中的红缨枪,瞪大双眼盯着声音传过来的方向。慢慢地,一个幽灵似的身影向道口移来,郭自强猛吼一声“什么人,站住!”紧接着纵身跳到面前,一看,原来是镇西作恶多端民愤极大的汉奸家属,企图趁着黑夜带着金钱逃跑。同伴虎目圆睁举枪欲刺,郭自强眼疾手快连忙挡住:“注意纪律。”说完便把这个汉奸婆子送到沙沟市公安局去处理。
1946年秋,16岁的郭自强经领导批准参加了沙沟武工队,并得到了一支马拐枪。由于他人小机灵,敌人对他并不注意,他常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敌人的情报。一次,他获悉国民党军队和“还乡团”要来根据地骚扰,迅速向组织作了汇报。这天,敌军的一个营和十几名“还乡团”,分乘小汽艇和木船,如期而至。他们像饿狼扑食一般,直奔根据地。我方早有准备,待敌人进入我们的埋伏圈,子弹暴雨般地射向敌群。一时间,敌人抱头鼠窜,伤亡惨重,余敌慌忙登上汽艇,夹着尾巴仓惶逃跑。这年10月,国民党反动派大举进攻苏北解放区。沙沟市政府,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开展锄奸行动。郭自强的妈妈很担心,想让他退出组织,郭自强对妈妈说:“坏人一天不除,我们穷人就没一天好日子过。”将近年底,由于斗争形势紧张,我军主力北撤,并对机构作了精简和调整,郭自强因年幼亦在裁减之列,他拖住领导软磨硬泡,要求随军杀敌。首长拍拍他的头说:“自强啊,等形势好转,我们一定欢迎你重回部队。”郭自强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部队,因环境险恶,他暂隐蔽在陈家庄。
郭自强虽然年幼,但他的机智勇敢给敌人造成了威胁,敌人恨他恨得牙痒痒,千方百计想要抓捕他。1946年12月9日,天色阴暗,北风嘶吼,寒气袭人。郭自强只身来到沙沟,被敌人发现,在沙沟生昌米厂的砻房内不幸被捕。匪区长陶炳玉得知郭自强被捕,如获至宝,把他带到兴化城,妄想从他嘴里得到共产党的情报。审讯室里,敌人弯着腰笑眯眯地说:“只要你说出沙沟的共产党、武工队员的名字和隐藏的地方,马上放你回家。”郭自强挺着胸脯,紧咬嘴唇,一字不说。陶匪奸笑了一声:“你不说,我们也知道哪些人是共产党”。郭自强大笑,挖苦道:“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我?”敌人气急了,马上收起伪善的嘴脸,咬牙切齿地咆哮:“上大刑!上大刑!不说就弄死你!”几个彪形大汉一涌而上,将他绑在长板凳上,撬开郭自强的嘴,大碗大碗的灌肥皂水,陶炳玉大声吼道:“快说,说出来就放你回家!”郭自强倔强地摇了摇头。
1947年5月14日深夜,丧心病狂的国民党反动派将郭自强和其他几位武工队员押到兴化北公园一个石灰坑里活埋,那年郭自强刚满17岁。
60多年过去了,少年英雄郭自强机智勇敢的形象依然光彩照人。他那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