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的情怀
既然选干部也可以“举贤不避亲”,那我写一点关于太太的小故事,应当不属于公开拍马屁吧?
题目弄得大了些,其实也就是说她有那么一种精神,即对新鲜的没接触过的事物,有一种探究的兴致和非要亲身一试的热情与勇气。菜场上凡出现她没见过的野菜和果蔬,无论你价高几何她一定会挑战一下。有一回在北京南铜锣巷,一大堆人挤着在买“老北京豆汁”,我先前听人说过那玩意儿,正宗老北京人才享受得了,便在一旁扯她衣服,说,咱就不试了吧。可她一脸好奇地杵着不走。得,尝一回吧。但见她一口痛饮,脸上的表情难以形容。走了好远才冒出一句:没见我这中间连气都不敢换?臭!臭不可闻!
当然有一些尝试是成了的,且给家中的餐桌带来了亮色。比如元宵节刚享受过的彩色汤圆——赤橙黄绿青蓝紫,先推出的是其中三色:紫为紫薯,绿为菠菜,橙为胡萝卜,这几样精心加工后揉进了上好的糯米粉。馅是荤素皆有,黑芝麻和肉靡,你可任选。从锅里舀出来,白生生的碗里顿时色泽诱人。女儿拍了照发在朋友圈,赢来一批吃货的拇指哥。
还做过一种面疙瘩,是从一档叫做“中国小厨”的电视节目上看来的。说浙江绍兴一个运动员出身的年轻人,开了爿生意特火的面疙瘩馆。汤料的鲜美丰富而外,最大的秘诀在那粉里,不是一般的面粉,是好几种杂粮粉按一定比例配调出来的。电视上并没说怎么配,太太自个儿琢磨,试着配了一次又一次,最终被她做出了那种QQ的劲道来。但她还不满足,拉着我专门去了趟绍兴,想实地考察一下,看自己的作品是否得其真谛了。不凑巧那馆子正在搞装修,老板也没能见上一眼。好在隔壁还有一家,便进去尝了,发现那口味尤其是面疙瘩的嚼劲还不如太太的手艺呢。
太太对生活的追求和其中所表现出的情趣,其实还是有根可寻的。她虽在城市长大,可少时生活的环境里有一片四季长满庄稼的农田。她喜爱那种发韧于大自然的传统文化元素。早些年她曾专注过篆刻,在石头和青青的竹片上雕刻她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还绣过十字绣,悄无声息地坐在沙发上,一绣就是大半天,我担心她把眼睛弄坏了,可她愣是把好几件“硬活”给做成了。一幅飒爽英姿的戏剧脸谱“刀马旦”没舍得送人,被我用镜框挂在了家中墙上醒目处。前不久看电视剧《芈月传》,芈月手上的一支排箫让太太心生艳羡,那柔肠百转的凄美箫声令她也想亲口一试。理由是中学时她曾吹过一段口琴。更有大胆的想法不日前同我商量:可不可以在城市的近郊,觅一处既可栖息亦可种地劳作的居所,有一个稍大的院子,在那儿种上应季的菜蔬,养一点鸡鸭,瓜棚下泡一壶清茶安度晚年?我对她说,试着到周边县区找找看,或许这梦就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