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买书卖书的那些事儿

2016-04-15 09:29:03

 □平友健

    《买书琐记》和《买书琐记续篇》是我从卓越网上购得的。《买书琐记》厚重、古朴,《买书琐记续篇》单薄、素雅。两书封面都有个章,有苗子二字,不知是不是传说中的那个黄苗子。书的内容也跟封面相似,前一本量足,后一本似少了些斤两,而且价钱差不多,假如直接在书店里买,我肯定是只买前一本的。我个人总觉得好书总是在作者要出名而未出名时写的,有些人写了些出名的书之后,再写的书好像就少了些真诚。

    两书的前半部分写的是中国的书市,后半部分说的是外国的书店。书中所说的什么北京琉璃厂、上海的城隍庙、台湾的牯岭街,我基本是初次听到,至于那些外国书店的名儿更不用说了,作者写的那些买书的故事我虽未曾经历,但喜书爱书的心境是相通的。生活在小县城的我也时不时到新华书店转转,或到夜市的旧书摊上买几本。

    书中有些文字读来忍俊不禁,那些买书省钱的策略,还有看到好书时兴奋的情景,挺有意思!有人惜书如命,好书藏之高阁,秘不示人,独自躲在那儿偷偷欣赏。有人喜书,对有共同兴趣的人,慨而慷之,借给人家,丢了也不可惜。书中记述的那些买书之人、卖书之人,精明、世故,率性、天真,一人一个风格,一人一个书的世界。

    书中有两段日记似地记录了买书,前一篇中是郁达夫的《卖文买书(摘录)》,后一篇中是谢其章的《搜书记》,读来虽有点枯燥,但作者爱书、惜书之情油然其中。

    像汪曾祺的那篇《读廉价书》,卖书吃饭的那段,特别是捣腾《辞源》的那一出,读来让人偷偷发笑。还有美国旧金山的那对卖书郎与补书娘,何等娴美的一对夫妇,夫唱妇随,分工协作,把爱好与生活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傅月庵说:买书卖书、藏书散书,论到底也不过就是浮生梦尘一耳,新旧良窳无论,千卷买进终复出,或许,来去之间的那一点意思才是最值得挂念珍惜的吧!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说: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买书卖书如此,世间哪件事不是这样!

    其实俗人在世,总有一个念想,有人爱酒、有人喜烟,还有人渴望爱情。这些都是性情所在,而对于读书、爱书之人,访书店、找好书、结书友,同样如此,不管痴迷还是勘破,总是离不了那个惜书情结。

    在网上看到河北省去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旧书》,且不论此题出得如何,倘若看过这两本《买书琐记》,并且到夜市旧书摊上淘过两本旧书的学生,估计写此文一定会拿个不错的分数。

    卖书、买书,我读得似乎也有点着迷了。

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