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2016-04-29 09:12:57

    “越桂留烹张翰鲙,蜀姜供煮陆机莼。”

    这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赠郑谠处士》诗中的两句,写处士白云青山的逍遥生活。且不说提到的两种菜肴,用的都是文人雅士的文学典故,单从菜式的调味来看,玉溪生就是精于饮食之道的:在生切的鲈鱼脍中加入桂皮以去腥气,而一釜春水漫漫的莼菜羹,则在陆机本人所说的盐和豆豉之外,更加入蜀姜去除水腥,增加羹汤的风味。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赞姜多用:“姜可蔬、可果、可药。生用发散,熟用和中。久服去秽气、通神明、散风寒、止呕吐、化痰涎、开胃气、解百毒。”

    可蔬的为嫩姜,八月初开始上市,中秋节时为盛。嫩姜肉质鲜嫩,辣味轻,含水量多,虽不耐贮藏,然作为腌泡菜或制作糟辣椒调料,食味鲜美,而多半以腌制酱生姜为宜。彼时,乡村的大街小巷中,时见村姑挑着担子,或有后生推着板车,沿途叫卖:卖嫩姜哟。自有大人小孩应声而出,你家20斤,他家30斤,不一会儿,嫩姜会抢购一空。接下来就是腌生姜,谁家都会传出菜刀与砧板合奏的声音,转眼之间,嫩姜成丝或成片,黄橙橙的,水灵灵的。氤氲厨房的还有一种微辣与清香,能激发人的食欲与想象:加些许盐,腌制两三天后,漺去辣水,拌以白糖、生抽,酱生姜成矣。也有图省事的,想吃,到酱园店买。不过,居家过日子,还是自己做的多。无论喝早茶还是佐粥,酱生姜一碟,那特有的酱味,会叫人口舌生津的,也会觉得生活是有滋味的。

    老姜素有“和之美者”之称,和葱、蒜一样,是厨房中不可缺少的调料,除了刺激食客的味蕾,激发起胃的活力外,还有去除肉类制品中腥膻味,并为肉类保鲜的作用。夫子在《论语·乡党》篇中一句“不撤姜食”,引来后世注释家考证纷纷。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就一本正经地注释说:“姜,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

    药用价值亦以老姜为佳。王安石《字说》云:“姜能疆御百邪”,故受到历代医家的青睐:《本经》云:“去臭气,通神明。”《别录》云:“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会约医镜》云:“煨姜,治胃寒,泄泻,吞酸。”《现代实用中药》云:“治肠疝痛有效。”……

    民谚亦有“家备老姜,小病不慌”,“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之说。

    姜还是姜,但已超越了植物、调味品范畴,在医药、文化等领域,洋溢其独特的芬芳。真可谓“姜在此,百无禁忌”。

3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