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流淌的蓝调青春——读戴琰的《满是合欢》
□顾维萍
水乡四月芳菲天,打开戴琰的《满是合欢》,我很快被文集中音画的美丽、诗意的灵性所吸引,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洋溢其中的别样的青春气息,有着淡淡的忧郁与生动的明媚。
《满是合欢》作为戴琰的处女集,收录了作者近几年创作发表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随笔,其中有不少获奖作品,独特地显示了她写作才华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的,是一个青春女孩在人生的花雨季节最纯情最美丽的绽放,也是她灿烂的文学梦想的一次华美盛开。
在《满是合欢》里,戴琰用她青春多彩的画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图景,用美丽的音画让我们感受生活的七彩阳光。在《人在花在》中,作者写道:“小狗刚才出现的地方,背后探来一大片金灿灿宛若海洋的景色,原来竟是耀眼夺目的油菜花。幽静乡野地,天光伴云影,雍容闲雅的菜花们摇曳在清风里,恬美静谧得好像排开在无边无际天地间的巨幅油画。”一幅色彩浓艳动静交织的乡村菜花图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眼前。《雪之花》中作者对被大雪覆盖下的平原的描写,本身就是一幅偌大而近距离的水墨画,特别是对小雪粒的描写让画面充满了动感。她文中的画面都是用一个女孩特有的细腻语言来描绘的,借助准确鲜明的文字重现了一些动态的记忆。《那一串串香气》中,爸爸妈妈对芙儿所做的一切,虽然微不足道,但那为女儿遮挡阳光的爸爸的身体,高大地定格在了我们美好的记忆里。好的画面就像一首动人的歌曲,总会给人带来一种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同样好的文字也是如此。古人追求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满是合欢》里细腻的文字、耐心的描述犹如一幅幅绮丽的画卷,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铭刻在读者的心上,经久难忘。
捧读《满是合欢》, 你会发现,戴琰在诗意的灵性中涓涓流淌着的种种美好的情愫。在《满是合欢》的花香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对老夫妻长相厮守、相濡以沫的人间晚情;在《樱花情》中,我们看到的祖孙三人共赏樱花的快乐,作者从自身出发悟出樱花的花语——生命、幸福一生一世永不放弃,命运的法则就是在循环往复中绽放新的开始。正如作者在自己的后记里所说的那样:她不愿倾轧柔弱娇美的花朵,她心疼被人类挤得无处藏身而满地哭泣申诉的生命,她期待着同那只黄色小犬的再次相遇,她为外婆的匆匆离去而悲痛欲绝……她小小的年纪内心却拥有着博大的爱。在《梦我水乡》中,她给家乡的油菜花赋予了灵性:“菜花们以蓬勃乐观的姿态在人们一贯的认知里奇迹般活出了自己的辉煌,每一刻的芬芳灿烂都是对生命最好的礼赞,金色的本色在悠悠河水的滋润下燃烧着、怒放着。”只有富有灵性的人才能写出如此灵动的文字。《呼唤命运的人中》对外婆的情感催人泪下,作者希望自己拥有呼唤命运的能力,并期待着不是离别而是重生的精彩剧情,然而外婆还是消失在曾经的漫天樱花里,令人凄怆不已!在《像花儿一样》中戴琰渴望做一个花儿似的人。“……幽兰的气息,深邃的明眸,魅惑而清醒。谁说浮生若梦?我有最明媚的——像花儿一样的微笑。”《遗落猫头鹰》作者在对猫头鹰玩偶的刻画中,感受着忧郁、高冷、骄傲,作者骨子里的桀骜不顺在与“蒲公英飞舞,芦苇叶铺盖,野草莓流香”的这些野趣相遇之后,竟然生出一种身处世外桃源的感觉,恍如青春的忧郁蓝调中突然融进一曲明亮的音符,让青春为之激昂奔放,为之迷恋执着,为之神采飞扬。
我们经常读一些青春写手的文字,由于其描写的苍白和不真实,总感觉到空洞、虚假而雷同。要么装酷,夸张地显示其叛逆姿态,要么刻意地编造惊世骇俗的情节,文字漫无节制。而我们从戴琰的《满是合欢》中看到的是作者脚踏实地的抒写与质朴无华的描述,既有青春的浪漫特质,又有充满生活气息的实实在在的情感,更有内涵独特的想象。戴琰所写的内容没有青春虚无的高蹈,很贴近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弥漫着生活的芳香,这对一个年轻的作者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令人惊喜和欣慰的。正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少年文艺》主编肖冬所说的那样:“《满是合欢》的问世,对戴琰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无论作者今后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这无疑都是一个美好的精神印痕,一种青春岁月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