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我们那些拖着星尘的尾巴

2016-10-21 08:10:18

□庞余亮

十年了。

十年,等于一个年代。

天涯倦客令我为这个年代写些文字,我说,还是请大家说,爱上文学的人,都是夜空中孤零零的星星。

孤零零的星星,彼此说的话,虽然填不满更空旷的天空,也照不透更晦暗的大地,可这些话会刻在我们的心上。

——文学,是抚慰忧伤和寂寞的微风。

微风吹来,十三片叶子跟着颤抖。

颤抖的理由是:说说爱上文学的理由。

孙成栋说:“爱上你,与名无关,与利无涉,仅是一种至真至纯的热爱,一种发自内心的虔诚。”

苏眉说:“……当你还是羞于用爱来表达与他的息息相通的时候,值得庆幸的是你怀里依旧揣着一颗有着草木之辉的心,并用此气息与另一个自己相逢。”

多好啊,虔诚的爱着,爱着另一个自己,与另一个自己相逢。

写过《没有个性的人》穆齐尔说:“作家就是让一片浪花从相似的浪花中翻过。”我们是一片浪花,固执地翻过相似的浪花,去寻找和自己一样的浪花。

会寻找到吗?

不一定会找到。可我们已经寻找过十年,十年之后,还会继续寻找。

林慧妮说:“爱上文学,不忍舍弃,这也许是我一生都难以割舍的牵绊。”

不忍,就必须疼痛。疼痛,是人生永恒的命题。在白色的纸上,那黑色的字,是填空,是埋葬,是耕耘,是播种,更是铭刻。

秋千架说:“爱上文学可能不是因为喜欢表达,而恰恰是因为不善于表达。我想起二十年前,文字给了一个其貌不扬、木讷内敛的孩子与世界沟通的另一种方式。”

夏春华说:“文学对于爱好者永远都是一场单相思,独守一分孤独寂寞,都应年少时那一瞬面对文字的悸动,不能自拔。”

法国诗人雅姆的诗:“我来了。我受苦。我爱。”

“我来了”不是我们选择的。“我受苦”更是不得不的。惟独“我爱”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这样的选择,就是碧云天下四十多年的坚守,是原色土心中的温暖,是馨香若兰心中那避难所般的草洞,是秋千架的“另一种方式”,更是夏春华所说的“不能自拔”。

不能自拔地爱上文学,不能自拔地爱上醉里挑灯。

卡夫卡说过:“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它会停止。”

停止之处,文字会继续生长。这是我们的奢望,也是我们的快乐。如此隐秘的奢望和快乐。

醉里挑灯的论坛,成了大家用文字和友情辨认出的前世的故乡。

随风飞说:“爱上文学如同探秘。在一生的挖掘中,文字是铲,宗教赋予我另一身份:文学的摸金校尉。”

华子说:“这么多年,庆幸有诗歌,证明我快乐的活着,在花园的深处,成为一个秘密。”爱上文学,就等于拒绝了世间的功利。这是爱上文学的初心。

文学是无用的。就如同海岛上的灯塔:灯塔不会在岛上四处奔跑寻找需要解救的船只,只是站在那里发光。

这是作家安妮拉莫特的话。

她的话完全可以送给醉里挑灯里的十年。

这十年,不屈的棋子说:“文学会使生命更加丰盈,写作能令灵魂愈加温润。”

这十年,老牛牛说:“……为我们架起了一具不断向上的阶梯。”

这十年,仓中青说:“于是奢望尽萤火之力传递道德的光辉温暖一群人。”

丰盈也好,温润也罢,十年的坚持,是蘸着命运的蓝墨水写下的,醉。这醉赐给我们的忘我,就是文学持久的魅力,也只有在忘我的写作中,我们才能摆脱这有限的人生,“拖着星尘的尾巴”向着更远的宇宙飞去。

“拖着星尘的尾巴”——这是我钟爱的诗人曼彻施塔姆的诗句。

曼彻施塔姆所受的苦难,已被化成了最深沉也最激越的音乐。聚集在“醉里挑灯”这个论坛上写作的兄弟姐妹们,其实都拖着曼彻施塔姆所说的“星尘的尾巴”。

尾巴不就是尾翼吗?

我们的一对翅膀是:十年的此醉和十年的此灯。

醉里挑灯,看我们继续飞。

2016年9月20日

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