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又到丹桂飘香时

2016-10-21 08:11:55

在我原办公室的南窗下,有一株不为许多人知晓的桂花树,每每金秋来临,桂花含苞次第盛开,芳香四溢,可谓“一抹雕栏,喷清香桂花初绽。”鹅黄色的桂花小巧玲珑,宛如能工巧匠精雕细琢的小金花,清新的空气里飘溢着慵散而馥郁的香气,那一份淡泊与雅致、清逸与静美顷刻间被它完美地诠释了。真应了那句“秋之花香,莫能如桂。”

桂花是人的诗魂。“点点金黄浮暗香,温柔恰似女儿肠。何须粉黛鲜颜色,花瘦枝轻皆韵章。”“昨夜西池凉满露,桂花吹断月中香。”“只通幽香数闻里,绝知芳誉豆千香。”历代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吟诵不已!王维在给友人题的诗中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是一个带有禅宗佛意的境界,一般人难以企及。月朗星稀,万籁俱寂之时,能洗尽铅华,听得落花触地之声,没有一颗宁静的心,恐怕是听不到的吧。记得当年夜读“红楼”,第三十八回中的一幕又在我的心中弥漫开来,“宝钗手里拿着一枝桂花,玩了一会,俯在窗槛上,掐了桂蕊,扔在水面,引得那游鱼浮上来唼喋。”这是一幅久刻在我心上的“美人图”,然而甜美的真实感受似乎是在今秋才亲切地触及到的。

桂花树亦是痴男情女爱情的象征。相传在很久以前,一个蒙古的女孩来到江南,爱上了一个江南的穷书生,然而那个书生家有悍妻,他知道这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便谢绝了蒙古女孩的爱情。蒙古女孩伤心地离开了江南,不久穷书生也与前妻离异,由于对蒙古女孩的苦苦思念忧郁而故,天神可怜他把他变成了桂花树,让风神把他的香气带到了漠北,蒙古女孩得知穷书生死后不久也含恨而终,化成桂花蝶,从此江南就多了桂花树与桂花蝶。“又闻桂花飘香,情随风过。自在花开花又落,问世间沧桑又如何。一城风絮,满腑闲愁都淡漠,只留桂花香暗飘过。”

桂花秋皎洁。九月的天空飘溢着金秋收获的气息,冷露、月色、花香,踏月赏桂,最能激发情思,给人以无穷的遐想。“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许多诗人吟诗填词来描绘它、颂扬它,甚至把它加以神化,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月宫系列神话,月中的宫殿,宫中的仙境,已成为历代脍炙人口的美谈,也正是桂花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桂树竟成了“仙树”。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他的诗《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中这样写道:“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宋代韩子苍诗云:“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南宋大理学家朱晦庵也有这样的诗句:“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李清照在她的《鹧鸪天·桂花》中对桂花评价更高,称桂花树“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我的思绪氤氲在那沁人心脾的花香之中,似乎穿越时空也作了一次神游。我循香下楼一睹风姿飘逸,碧枝绿叶“独占三秋压群芳”的桂花树,来到近前,只见小小的黄色花儿簇拥在一起,羞涩地躲在浓绿的叶子中间,如点点繁星,布满枝头。又不由想起唐代诗人王绩的《春桂问答》:“问春桂:桃李正芬芳。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否?”

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