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父亲的“耕保账号”

2016-11-11 08:33:35

父亲的“耕保账号”,亦即“耕保存折”,多少年了,我那作为农人的父亲,总是把它视为珍宝,而一直珍藏着。

一行一行,那上面,打满了关于农人关于农田某年某月某日某种补贴的细目。

父亲在世,头脑清醒着的时候,每当我从小城回来,总会让母亲,取出用一方手帕一层一层包裹着的那个存折,让我看着,然后一笔一笔,仔仔细细地,说给他听:

2011,11,15,水稻良种  31.08

2012,02,28,小麦良补  19.20

2013,02,04,粮食直补  42.40

2014,02,27,综合补贴  198.53

……

每当此时,父亲那有些昏花的眼里,总会闪烁起欣喜的愉悦的光芒。

作为农人,那是土地赐予他的财富。

记得,在父亲的名下,原本有一亩六分的两块承包地。后来,在我和妻一次次的劝说下,他和母亲,才让出了九分地的那一块,给我的一位堂兄种着;还有七分的那块呢?风里雨里,春耕秋播,一直都是他和母亲种着的,直到2013年的夏天,都80多岁了,他们才同意把那块七分地也让出来,给了和我同龄的毛叔耕作。

还记得,2013年的夏收,看着收割完了麦子的那一片空荡荡的田块,父亲和母亲,流露出的,是满眼的不舍;在那块空地里,就这么慢慢地走着,瞧着,久久不愿离去。我知道,那是侍弄了一辈子庄稼的农人,对于土地的那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

——我是以“最后一茬麦收”为题,写了一篇散文,在一家报纸的副刊上发表,真实地记录了那时那地的那情那景的;即便是现在,捧读那篇小文,我的心里,也还会涌起一种按捺不住的激动……

这两块地,都给乡亲们种了,可关于这土地包括庄稼的一笔笔补贴,还是如期地打到了父亲的那一个“耕保账号”上。

而我那年迈的双亲呢!揣着存折,每次去银行,去领取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汗水,也凝聚了他们的期盼与希望的一笔笔关于土地关于庄稼的补贴,他们总是相互搀着挽着,沐浴着丽日和风,节日一般的,满脸洋溢着一种喜气。

直到现在,我的一位在小镇的银行上班的学生,还会为我描述,那同样是让她难以忘怀的一幕幕场景……

在母亲去世一年后,父亲也于去年的一个秋天,平静地走了。

可那个“耕保账号”,那个开户于2006,06,05,父亲奉之为珍宝的存折,还在我如今生活着的这个小镇的这座小院,在父亲曾使用过的那一张办公桌的抽屉里保存着……

就在不久前,父亲去世一周年的日子,带上这个存折,我又去了银行,还是请我的那位学生,再一次地补登了,父亲和母亲辛勤地侍弄过的土地,对于他们的已经是身后的回报——

2015,11,06,油菜籽  9.35

2016,07,27,耕保补贴  230.40

……

父亲的“耕保账号”,这一笔笔关于土地关于庄稼也包涵了我的双亲的汗水与心血的补贴,乃是他们遗留给我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