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走进夏特

2016-11-11 08:34:55

前往昭苏的路无疑是遥远的,走进夏特的道路就更为险峻了。

夏特在维吾尔语中就是“台阶”“ 梯子”之意,光这个名字,就让你心荡神迷,浮想联翩。你看,刚进了景区大门,一条洪流喷薄而出,厥声殷雷、色如米粥般的乳白色河水(因沿途携带大量石灰岩)奔涌到你面前,又急吼吼地汹涌而去。还没来得及惊羡赞叹,车身一转,山坡越来越陡,道路越来越窄,虽然大部分都已铺设了水泥和柏油,但蜿蜒其中,向上看,壁立千仞、古木参天、峰峦叠翠,直看得头晕目眩;向下看,万丈深渊、沟壑纵横、激流轰隆,不由地心生畏惧——这就是号称探险家天堂的夏特古道。让你不由地俯首轻叹,这样的殊方绝境,当年的汉唐使者、虔诚高僧是如何用脚步行得了的啊!

夏特,很久很久以前是乌孙国的夏都。曾是张骞手执汉节、翻越雪山,奔赴汗血宝马故乡大食国的必经之地,那迷一般的天马依然在草原上电掣驰跃;也曾是玄奘身背行囊、历经万难,西去天竺取经途经的往返之地,那传说中的神龟还在夏特激流中昂首翘盼。

夏特河,源自天山深处,犹如一条白色神龙,冲出层峦叠嶂,永不疲倦地奔息;又像一名草原阿肯(哈萨克民间歌手),即兴而歌,通宵达旦地欢唱——直到流入特克斯河。

夏特古道,是古代新疆贯通南北疆最西边的一条道路,翻越了前方的雪山,就会到达南疆阿克苏地区的温宿县,虽无考证,但我想也应是古代丝绸之路中的一条吧!沿着夏特河溯流而上,途中经过“三区革命纪念石”“菩萨石”“神龟石”和“流沙瀑布”(因山体高峰隙缝处不住涌流出细沙如同瀑布般得名)后,穿过一片杨树林,就来到了夏特大峡谷。

刚出了杨树林,一大片平坦开阔满满黄绿色的草原就跃入眼帘,无数颗星星般的小野花从草丛中钻出来,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叫你目不暇接;从近到远,绿草、青松,白雪、蓝天,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让人心旷神怡。穆斯林作家张承志在游记中写道,夏特大峡谷“一百多公里天山北麓的蓝松白雪,确是这个地球上最美的地带”。

早晨的雪山最美。在太阳升起之前,在微风中伸足懒腰,用泉水冲净脸庞,早早地站在潮湿的草地上,静静地等待太阳为你慢慢掀开雪山顶上云雾的纱幔,先是朦胧的青灰色,然后逐渐变明变亮,再后一半金色一半银色,最后太阳一跃而起,莲花般的雪峰猛然一下子破茧而出,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其中就有海拔6995米被誉为“天山之父” 的汗腾格里峰,天神一般披着银色凯甲屹立在那里,面含微笑地俯视着,欢呼雀跃,忘乎所以。

再往前行,就是木扎尔特冰川,蒙古语也叫哈达木斯,意为“白冰川”,它是巨大的天然固体水库,也是木扎尔特河和夏特河的发源地,那里冰峰突兀,常有崩裂,哈萨克朋友称之为“能去不能问的地方”。其险峻有诗为证:“冰梯百尺连去起,凌山四合迷西东;参差磴道排长空,挥手真可取明月。”(清·景廉《冰岭纪行》)但却是勇敢的探险者们向往的地方。

到了夏特,不能不去洗一下温泉,轻轻松松吃完晚饭,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在粗糙的石头屋里赤身裸体、坦诚相见,泉水是由山底岩石中流出,水温常年在42℃—64℃之间,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可以治疗皮肤病、风湿、关节炎和胃炎等多种疾病。沐浴后,皮肤光滑,神志清新,早早地关掉手机上床休息,凉爽宜人的气候、潺潺流动的溪水,只为让久在繁华喧闹城市中的你枕一个香甜的梦。

由于交通路线太长,从县城到夏特来回一趟需要近5个小时,一遇到大雨或风雪,便会封路封山,老百姓洗个温泉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泰州援疆团队招引江苏客商,在县城建起了亚高原温泉城,把泉水引到温泉城里,让更多的人更快捷地享受到大自然的恩惠。

走进夏特,走进旖旎风光和美生态的同时,更要重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关系,让各民族群众分享现代文明的发展成果。

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