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加强执法监管 构建和谐昭阳

2016-11-16 09:01:38

为了对服刑人员开展有效的监管和教育,昭阳镇司法所在社区矫正严格执法、严格管理集中整治管理工作中不断地深入探索,吸取经验和教训。

把好入矫关,仔细摸排服刑人员的基本情况,全面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家庭生活情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管好一个人,首先就要了解这个人。对于我们来讲,每一个服刑人员都存在着共性和个性,共性是他们都是罪犯,都在接受法律的严惩,但个性往往因人而异,各有不同,比如性格上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家庭生活的不同等等,这一系列的不同就需要我们去挖掘、了解、分类,最后制定不同的矫正方案加以管理。毫不夸张的讲,只要是到昭阳镇司法所报到的社区服刑人员,我们都会在入矫前第一时间走入他们的家庭、单位、社区,通过与家庭成员的沟通、对服刑人员本人的讯问以及周边邻居及所属单位的反映以及到社区(村)的调查了解,形成一整套的谈话记录,粗线条地概括出这个服刑人员的基本情况,为今后的管理打下基础,并在以后的日常管理中通过频繁接触逐渐对服刑人员的个性特点有了清晰、明朗的认识,直至到对他们的生活状况及个性特点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对社区服刑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和教育。

开展网格化管理,明确具体责任人,一人一档,实行管理全覆盖。目前,昭阳镇司法所社区服刑人员相比过去人数大幅度下降,从过去最多时期的160多人降至69人,即便如此,昭阳镇司法所仍不放松警惕,采取网格化的管理模式有效地对他们开展管理。所谓网格化,就是将所有的社区服刑人员按照家庭地址分为东南西北四个网格,一个网格配备一支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其中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一至两名、片区民警一名、社区(村)工作人员一名、镇关工委的五老志愿者一名,每年从社区矫正专项经费中拿出一部分作为社区矫正志愿者年底考核。尽管费用有限,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有效地调动了人员的积极性。他们从入矫谈话及建立社区矫正档案之日起介入整个管理程序,志愿者队伍按照各自分工,除了规定时间的走访调查外,平时经常性地与社区服刑人员电话联系,做到背对背了解,面对面沟通,第一时间掌握每一个社区服刑人员的具体情况,防微杜渐,极大地发挥每一个成员的作用。

做好思想引导工作,打消服刑人员的思想包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好思想引导工作,换句话说就是通过言语、行动来感化他们,使他们不再自暴自弃、自甘堕落。为此,昭阳司法所在与社区服刑人员谈话时尽量注重方式方法,对待不同的人员用不同的交流方式,既有严词厉色,又有和风细雨,既不能打击他们重树积极生活的信心,又不能让他们忽视自己所犯的罪行,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原则,以真情感动社区服刑人员,搭建相互信任的桥梁。同时,昭阳司法所联合公安、社区(村)、市镇两级关工委、团委、妇联、民政等相关部门,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工作上、生活上的困难,真正做到打消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包袱,轻装上阵,用心改造,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

下一步,昭阳镇司法所将继续坚持以提高社区矫正质量为核心,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依法规范、积极稳妥地推进,为构建和谐昭阳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