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多的是”商店

2016-11-25 08:49:49

住进新小区,第一个认识的是隔壁楼下小店的老板。

老板姓栾。我搬家的那天,这位个头不高的中年男人,正捧着一大碗稀饭在路口吃着。他的身后便是他的小店。沐浴在一天里最新鲜的阳光中,栾老板笑眯眯的,不停地跟早起的人打着招呼。看到了我,栾老板像见到一位老朋友,依旧笑着。

“你是新……新来的?”

“是的。”

“我的店什么都有,多……多的是。”栾老板有些结巴,说话不太流畅。

我朝他后面瞟了一眼,很不起眼的一个小店,“多的是”的店名很醒目。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杂货店,怎么起这么个夸张的名字?玩噱头吧。嘴里“哦哦哦”地答应着,心里却把这位老板晾得远远的。这一凉,便是一个多月。

一个多月后,我是不得已才去小店的。那天中午,烧菜正酣之时,我忽然发现家里的盐没了。超市太远,怎么办?我猛然想起楼下还有个“多的是”呢。奔到楼下,小店里那个熟悉的身影站了起来。糟了!从栾老板的手里接过两袋盐时我才发现:出来匆忙,忘带了钱包。看到我满头的汗,老板笑笑:先拿去,先拿去,下回一齐算。接过盐,我撂下一句“马上给你”,灰溜溜地回了家。给栾老板留了一个狼狈的背影。

更狼狈的事还在后面。我这人健忘,加上那几天比较忙,一到家便把欠钱的事抛到了脑后,隔了一周才想起来,惊出一身冷汗。赶紧还钱。栾老板看不出有丝毫的不满,还笑嘻嘻地和我聊天。我自然不好意思急着走,聊就聊吧,这个小老板倒挺有意思的。就是那次聊天,我知道了老板姓栾,了解了他的一些情况:做过农民、木匠,在一家社办企业呆过,后来,企业不景气,他辞职开了个小商店,再后来,房子拆迁,他就搬到了这里,小店也跟着迁到了这里。小区内人流量小,生意清淡。小俩口除了卖百货外,还帮人充煤气、运货,什么赚钱做什么。

一回生,二回熟。去小店的次数多了,终于发现,居家过日子的东西,小店基本都有,价格还不贵。栾老板说,他的小店靠的是薄利多销,靠的是人气,人气是慢慢积累起来的。栾老板是个农村人,过不惯城里封闭、压抑生活,他在小店的周围放了两张桌子,每张桌子四边放了凳子。左右邻居一来便坐下来,聊天,打牌,欢声笑语,就好像回到了乡村,心情愉悦了,小店的生意也好了。上班时间,栾老板夫妇会替楼两边的住户收快递。栾老板的妻子嗓门大,会从楼下喊你的名字,两幢楼的人都能听见。

我常在“多的是”买草鸡蛋。这些草鸡蛋据说是栾老板的妻子从附近农村收来的,不为赚钱,只为赚个人气。一回,我家里要裹粽子,从老家带的糯米不够,在小店买了一些。老板娘主动借了一口硕大的钢金锅给我煮粽子,省却了我很多麻烦。

女儿婚期临近,婚宴用酒成了我的心事。我既害怕挨宰,又担心酒假。看着酒价不停上扬,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和栾老板商量。栾老板先是帮我估算了酒席的用酒量,给出一个参考数字,然后帮我直接去从经销商那里进货,便宜些。终于,十几箱酒买了回来,我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我把酒寄存在栾老板家里,等婚宴时再请他送去。我家住四层,栾老板家住一层,方便。回到家,一个念头从我的脑海里溜了出来:女儿的婚宴还有一个月,万一那天去取酒时,栾老板说我没给钱我该怎么办?没有打收条——两万元,不小的数字啊。

一夜的担心,越想越怕。第二天大早,我跑到栾老板跟前,鼓足勇气说,我要把酒搬回去。栾老板和他的妻子先是一愣,继而大笑:你的酒当然可以搬回去,我们来帮你搬。很快,十几箱酒被请回了家。睡觉踏实了。栾老板没有“计较”我的小心眼,第二天又和说笑起来。

每天大早,我骑着电动车,迎着第一缕阳光去上班的时候,栾老板已经把店周围和道路的一段打扫完毕。气温降了,地上总是飘零着几片顽皮的树叶。冷风里,栾老板不停地招呼着早起的人,暖暖的声音,弄得两幢楼的人心里都热乎乎的。

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