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莲子”
□成授昌
从蚕豆花开到麦子要黄的时节,那会儿是青黄不接最难熬的时候,蚕豆就上来了,蚕豆是救急的,能抵了粮食吃。
队里长蚕豆的却不多,不肯划大田长,只在各处田埂边、大堤边点几路,平时也不去管理,望天收,但在蚕豆要熟的时刻,队长会在庄头吼几句,不准各家孩子摘队里蚕豆吃,农家孩子生吃蚕豆是常有的事。
队里收蚕豆往往是几个老妇女带着我们知青去干,先沿着大堤、田埂拔,捆了挑回去,远点的地就用船运到场上,晒几个大太阳,听到豆角子噼噼叭叭的响,把蚕豆秆子拿起来抖一抖,蚕豆粒就都下来了。再晒,干了喊保管员来装笆斗进仓库。
队里不分青豆子,因为各家自留地都长了蚕豆。
下工就会看到几个妇女转到自家自留地,拔几棵蚕豆秆子带回家,到家扔给孩子们摘下来。也有精明的妇女,在自家地里,一棵一棵拣那个成熟的大豆角剥,直接把豆子带回家,小的豆角还在上面长着,不碍。
队里晒好的干蚕豆是夏天分一次,年底再分一次的,家家要用蚕豆做菜。干蚕豆夏天做“豆子咸”吃。过年吃怎么吃法呢,一般是剥豆瓣烧汤,先用水泡,硬皮泡软了,然后豆瓣烧菜。还有就是炒蚕豆,过年抓抓,孩子喜欢。
我们当时分的干蚕豆都带回家了,家里人舍不得炒着吃,经常剥豆瓣,要储存的,不好用水泡,于是在砧板上用菜刀的角把蚕豆劈成两半,然后把豆皮扒开,干豆瓣就会放到一个玻璃瓶里,以后烧青菜汤、冬瓜汤什么的抓一把蚕豆瓣子,汤就稠厚些。
有一年队里分蚕豆比较多,带回家妈妈就教我们煮“烂芽豆”吃,冷水泡,隔几天换水再泡,泡得蚕豆鼓鼓的,半盆涨成一盆了,慢慢看到蚕豆乌嘴边上白白的芽要拱出来了,不泡了,洗洗就开始用刀把蚕豆乌嘴的地方横着划个口子,一个一个划,有点费时间,划好后下锅水煮,一直到蚕豆都烂了,起粉了,放盐,撒五香粉,那上好的烂芽豆就做成功了。
家乡人称蚕豆为“土莲子”,补人呢。不少老人喜欢蒸着吃,干蚕豆瓣子预先水泡了,煮饭时要干汤了,抓一把扔进去,在饭锅上蒸一把蚕豆瓣子,简单实用,那是清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