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豆叔叔”带你回归家庭教育原点
“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如何开发孩子的多元智力?”“孩子的烦恼有哪些?”“聪明的家长该怎么做?”……近段时间,市教育局政策法规科科长钱如俊结合自己30多年的教学经验,以“乐豆家教”微信平台主持人的身份,采取“线下”讲座的形式,在城乡多所小学为前来听课的学生家长释疑解惑。
□朱 莲
“这是一份最有意义的父亲节礼物”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整个社会组成的个体,而孩子则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更是一个家族延续下去的希望。从古至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几乎把所有的爱都倾注给了他们的孩子,孩子将来有出息是父母最大的愿望,因此,他们把教育当成了孩子走上成才之路的第一步。
钱如俊从事小学数学教育和教研工作长达30多年,他在与家长接触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家长让孩子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外,还给他们报名奥数、英语等补习班和舞蹈、绘画、跆拳道等兴趣班,结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学习退步了,兴趣也没有培养成。家长在苦恼中探索,孩子在挨骂中继续学习,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其实原因很简单,家长们忽视的恰恰是自己对孩子的影响,一种比学校教育更有直接作用的家庭教育。”钱如俊说,与家长共同探讨家庭教育问题的念头一直存在,只是当时没有寻求到更好的途径和渠道。
去年6月18日下午,市实验小学家长学校举行集成讲堂活动。钱如俊为150名家长作了主题为“陪着孩子玩数学”的趣味讲座。第一次和众多家长面对面接触,除了为家长传授数学指导方法外,还解答了家长咨询的各种教育问题,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显然不能满足众多家长的需求。他认为,创办一个提供家长咨询、交流的平台很有必要,答疑解惑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数学家教领域,而是延伸至关注度较高的家庭教育问题上,将家长反映的诸多教育问题提炼成一些共性问题,再将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案例分析、提出对策相结合,真正实现“对症下药”。“6月21日是父亲节,女儿将注册好的‘乐豆家教’微信公众号当作礼物送给了我。”钱如俊说。
“错误的家教观念需要及时纠正”
在微信公众号里,钱如俊总是被大家亲切地喊作“乐豆叔叔”。他认为,每一位家长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培育孩子就是一个等待花开的过程,在这期间,家长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耐心教导孩子,使其在健康的成长环境里成人、成才。
“乐豆叔叔”曾说过:有一种教育叫“散养”。放一匹小马,散养在辽阔的草原,说说容易,做到很难。小马的主人需要足够的胆量和信任。主人会担心小马遇到各种危险,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会担心如此放任小马,以后会怎样,长大又如何。但因为恐惧,就把小马圈养在栅栏里,不惜牺牲小马纯真快乐的童年,这不是爱,这是控制。“控制不是爱,让孩子独立思考,让孩子尝试错误,是他们成长的必经之路。”“乐豆叔叔”认为,教育绝不能是压制、满堂灌式,而是要在了解孩子心理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孩子的不同性格特点,采取恰到好处的教育方法,既能为孩子欣然接受,也能达到教育的效果。
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这就是好奇心,心理学上属于动机。好奇心是人类探究未知世界的触角,家长包括教师都应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钱如俊告诉记者,女儿钱雯刚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他出差去南京,买回了一个外形像一本厚书的金色电子钟。过了一个星期,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女儿竟悄悄地把电子钟拆散了。家长若不了解孩子的特点,把这样的行为看成是淘气、捣乱的话,就会对孩子采取批评、冷淡、不理睬的态度,这样不利于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长,也容易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对于孩子的各种“奇葩”提问,家长也应重视并积极回答,如果不会就等弄明白后再告诉他们,但是,既然说到就要做到,切不可敷衍了事。如果家长只是因为嫌烦而责骂孩子,那么遇到不懂的问题,孩子也就不再提问,不经意间就会泯灭孩子的好奇心。
“乐豆叔叔”建议家长,一定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孩子在做人、做事、做作业中跳一跳摘到枝头的桃子,品尝桃子的鲜美,多积累成功的体验。在孩子“跳一跳摘桃子”的过程中,家长应多鼓励、少指责,不能在孩子频繁地出错或反应迟钝时表现出不耐烦、不高兴的情绪,甚至训斥孩子“真笨”,责怪孩子“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做题频繁出错或反应迟钝说明孩子基础相对较差,家长如果一味责罚,只会使孩子进一步丧失学习兴趣和自信,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所以,家长应该正视孩子的能力,运用自己的智慧给孩子一点小鼓励。当孩子凭借自己的努力做出课题的时候,家长还可以投其所好给些物质上的小鼓励,或者说一些夸奖的话,这对孩子建立学习自信很有好处。
“家教方法得当可事半功倍”
在激烈的学业竞争中,尖子生的家长对孩子大多都有较高的目标定位。当预期的目标受各种因素制约而未能实现时,孩子的自尊心便会受到伤害,担心被人瞧不起,害怕考试名次再往下跌,以致造成人际交往障碍和应试能力下降。
“乐豆叔叔”说,如果家长过分盯着成绩,孩子必然压力过大,以牺牲兴趣爱好、素质拓展等方面的发展,把精力和时间全部投入在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上。家长的思想解放了,就应该放开孩子的手脚,让孩子充分发展其他,而不是看到孩子一拿起足球,立马来一句“只知道玩,作业做好没有?”这里所说的其他,已不只是智商表现的聪明才智,更多的是人所具有的独特人格魅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定的意志力等。从“第一”的牢笼中解脱出来的孩子,更愿意去尝试,能与环境发生更多积极的互动,对失败也更有耐受力,他们通向成功之门就不再唯一。
在孩子的“学”和“玩”之间,家长朋友该作何取舍呢?“乐豆叔叔”的观点很简单:学要学得认真,玩要玩得痛快。他认为,孩子在参与他们所愿意从事的活动时,他们的潜能才能得到极大地调动,才会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的生活对孩子自身来说才是最有意义的,孩子也才有可能拥有七彩的童年。在玩中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启迪心智,使孩子隐藏着的智慧、禀赋和才能,在玩中得以展现,心智得到启迪,孩子自然变得更加聪明起来。如今,不少有见地的家长经常带孩子出门旅游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生长发育,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顽强勇敢的精神。
前不久,通过QQ,钱如俊给记者发来题目为《站在父亲的肩膀上看世界》的文章。通篇文章,都能感受到女儿钱雯对父亲的崇拜和感恩。在她眼里,父亲就像个大孩子,而自己就是父亲的小跟班。平日里对她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行为缺点的改正,都是在学与玩中加以引导。女儿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钱如俊只是默默地坐在她身边,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必要的时候,他会引导女儿寻求解题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她问题的答案。这也是他建议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孩童的时候有父亲的陪伴和教导,让我成为如今这样一个或许离成功还远,但很容易得到快乐的人。开通这个平台,当做父亲节的礼物送给他,就是希望他能够与更多的家长分享和探讨他的一些教育观,对在家教路上迷茫的家长们有所帮助。”钱雯在文章中写道。拥有北京大学经济学、香港大学金融学双硕士学位的钱雯,如今任职于上海某证券公司。只要空闲下来,她都会在“乐豆家教”平台阅读父亲写的文章,在留言栏中写下自己的感悟。
对于今后如何运营和打造好“乐豆家教”平台,钱如俊说,一方面他将继续与家长“线上”交流并分享自己写的文章,另一方面也会同步增加“线下”活动,利用平时与学校老师和学生交流的机会,或者通过学校目前在办的“家长学校”,举办教育沙龙之类的活动,更多地与家长面对面交流,谈谈他们所关心的家庭教育问题。
记者手记
面对应试,是让孩子去适应还是帮他们逃离?现实生活中,每一位家长都或多或少地面临着同样的纠结。从小学到大学,只要名校还是一种稀缺资源,这种纠结就会一直存在下去。每个人的教育观念都带有自我生活的痕迹,也有自我的局限性。希望孩子的未来不依靠名校的光环,希望孩子接受的是素质教育而非应试教育,这是许多人的梦想,而实现的关键在于,能否为孩子创造一个成长的良好环境,小到家庭,大到社会。我们需要有更多像“乐豆家教”这样的交流平台,让广大家长不仅能掌握实用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也能不断更正和完善“分数至上”的错误家教观念,在“乐豆叔叔”分享的每一个“乐豆案例”中,找到自身教育方法存在的弊端和不足,根据孩子的不同个性特点,选择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