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在路上

2016-12-30 09:23:09

□邵小琴

今天格外的冷,已经是农历冬月十九了。尽管是星期六,我还是早早地起床了,因为今天要开展“百团千村万企大走访大落实”活动。广播电视台迅速组织20名党员干部到大营镇工作团,听取了解群众的呼声和期盼,帮助他们化解困难与矛盾。

按照通知要求8:20在单位集中出发。我7点便到了办公室安排并做一些走访前的准备工作:打印资料、制好签到表、配戴党徵、拿上笔记本和笔……一切就绪了。看看手表,刚好8点。来到单位大门口去清点一下人数,车还没到,我们许多党员都早早地站在严冬的寒风中等候了。

一位军事家说过:只有铁一般纪律的队伍才是有战斗力的队伍、让人民群众放心的队伍。还没到8点20,20个党员全部到齐了,没有一个迟到。我们带着上级布置的任务,带着热切浓烈的感情,带着坦荡诚挚的真心,出发了。

大营镇距离兴化市区50多公里,驱车需要一个小时。在车上大家没有往日旅游时的欢声笑语,而是都在专心致志听着“大走访”相关工作及要求。在一个小时的车程中大家交流了若干任务细节、完成了网格划分、分组安排、人员组合、资料发放等工作。

9点半左右我们到达大营镇政府,一下车,就看到蹲点镇、村干部都在门口等候。我们联系的两个村,分别是阵营村和营中村。以10名党员为一组下村。我带队的二组是营中村,在村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先来到村委会,营中村共结对走访的是155户,我们先将十名党员分成五个小组,每俩人一组,平均每组30户,我自己35户。

据介绍,营中村是由三个自然村合并的,村庄很大,住户很散,如果步行从村委会到村户要50分钟,为了节约更多的时间到走访对象家了解更多的情况,村干部借了一辆摩托车和一辆电瓶车,准备载着我们俩去村上。已经有十多年没坐过摩托车了,在乡村的小道上坐一下摩托车看乡野风景是不是别有一番滋味呢?我心里暗暗自喜。用最敏捷的身姿一跃而上。“呜”随着发动机的声响我们向自然村董村出发。常言说得好:乡下的风,城里的雨。随着村书记的摩托车一会儿穿梭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庄稼地里,一会儿奔驰在空旷的乡村路上,坐在车后面感受着旷野的北风“嗖、嗖”地在脸上刮过,没有带任何防寒工具的我,先是觉得冷,后是觉得一阵阵刺疼。村书记扭过头关切地问道:“冷吧?”我还故作坚强,“不冷!”本以为坐在摩托车上能看看乡村的风景,呼吸新鲜的空气,哪知在乡下冬月里的天这样冷啊!我蜷缩在村书记的背后,风吹得眼睛都睁不开,仿佛一睁开眼那冷风将要把眼睛吹破了,什么美景也没看。致于新鲜空气,我一张口风就往嗓子里直灌,呛得人话都说不出来,只能把头躲在村书记的背后,用手一直捂着冻得红通通的鼻子,都快要窒息了。我是侧着身子坐车的,路越来越颠簸,一个不注意我从车上滑了下来,因为风大又要兼顾后面同事的电瓶车速度,幸亏村书记开得不算快,要不然我就摔到田沟里去了。村书记好生歉意,赶忙下车一边扶起我,一边打招呼。我自已觉得有些尴尬:城里的姑娘真没用啊,连个摩托车都坐不稳。赶忙起来,身上的尘土都没掸,用跃马扬鞭自奋蹄的气势索性跨上了摩托车。

继续坐在车后,我不由感慨,农村干部真不容易啊,他们不管多大的风,多大的雨,多冷的天都要穿梭在这些农村小道上,每天三趟、五趟不等。他们扎根农村无怨无悔,他们深入基层任劳任怨,他们服务农民尽心尽责。天下最难做的工作莫过于农村工作,最难当的干部莫过于农村干部。这次全体机关党员干部到村“大走访”,除了要我们关心、关注农村、农民,我想还想让我们这些长年待机关的干部向农村干部学习吧。学习他们朴实无华的作风,学习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他们坚韧不拔的品质,学习他们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力量。

(上)

4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