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在村里

2017-01-06 07:10:39

□邵小琴

一路上思绪的浪花汹涌澎湃,感慨万千之中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董村村口。

我们走访慰问的第一位村民叫董云和,营中村一组农民,今年66岁,祖孙三代五口人一起生活,房屋宽敞明亮,收拾得还算整洁。他属于三老人员,当年在村做过干部,目前退休在家。当我们问他有什么困难诉求时,他满脸笑容地答道:党的政策很好,给我们按时发放退休金,平时很关心我们的生活,我个人没有诉求,全家依靠种地养殖年收入能达到25000元,自己能养活自已,平时就算有点小事情自家能解决,不给政府添麻烦,关于集体上的事我有一个建议,每年发水季节时,村里的公墓容易被淹,希望政府能帮助完善村里的公墓防洪墙。”多朴实的一句“不给政府添麻烦”,体现了董云和朴实厚道的长者之风,更体现了一名基层老干部心有大局的综合素养;多合理的一条建议,反映了退休的基层干部仍心系关乎百姓民生的困难。让我不得不佩服新农村的农民不但有新思想更有好素质!

村支书和镇里蹲点镇干部一直陪着我们走访,不时地为我们介绍着村里的工作以及一些相关农户的具体情况。镇领导对村里的情况、对农户的情况娓娓道来,我亲身感受到,现在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的深入。而这一点,从我们走访农户时,因好奇围拢过来的村民们非常亲切、随和地与村镇干部打着招呼、聊着家常中得到了更好的印证。

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位村民董永干家,简陋的房子里凌乱地摆了几张破旧的桌椅,一看家里的陈设就知道是个比较困难的家庭。一张杂乱的木板床上,一位面容憔悴的老人半倚半坐,他就是董永干。今年50多岁,因身患多种疾病,看上去比实际年纪老了很多。董永干见我们进来准备起身,我连忙走过去,示意他躺下就好。董永干不幸患上了眼疾,眼睛几乎不能看东西,还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心脏去年开了刀。为给他治病,家里已经欠了一大笔的债务。知道我们来了,老人非常激动,连忙招呼我们坐下,向我们述说起了家里的实际困难,儿子去年做生意血本无归又欠了一屁股债,给原本已经负债的家庭又雪上加霜。说着说着老人眼睛便噙满了泪水,现在连孙子和孙女都随儿子儿媳出去打工生活,他成了空巢老人,他说面对以后的日子,一家人都不知道该怎样挨下去。经过我们的一番开导,董永干的心情稍稍平复了,他擦着泪水说:“现在我这情况又够不上条件办理低保,希望政府能给予一些资金帮助。”当我诚恳地告诉他我们会把他的需求传带上去,老人用颤抖的双手接过党群连心卡时连连点头。 

我们一路走着,我一时还没有从董永干家不幸遭遇的沉痛中走出来,路边上早已有好多村民不时地在跟村书记、镇干部打招呼,好奇地询问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得知我们的身份,一位大爷迫不及待地说:“太好了,是电视台的呀,我家数字电视坏了几个月了,一直放不出节目,维修电视的师傅说不是电视的原因,是信号不行了,我也不知道请谁来帮忙。”一听到跟我们本职工作相关的群众困难,我们索性来到大爷家里现场办公,立说立行,随即我们就拨通了大营广电站的电话,十五分钟左右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将电视线路进行排查,一会儿的功夫,半年多没播出节目的电视又重新有了画面和图像,大爷高兴得手舞足蹈像个孩子激动地抓住村书记的手:“你们确实是办实事的好干部啊!”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一股暖流也流过我们的心田,很温馨,很欣慰!

(下)

4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