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好小说是修改出来的

2017-06-05 09:14:34

——毕飞宇工作室第十期小说沙龙走进扬州大学


□本报记者 郭亚群

掉了漆的黑板、斑驳的墙壁、泛黄的课桌椅……这间文学院报告厅里的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

6月3日上午,在扬州大学这间满是回忆的文学院报告厅里,毕飞宇工作室第十期小说沙龙如期举行。这次小说沙龙走进了毕飞宇先生的母校——扬州大学,在这里,毕飞宇、庞余亮、《雨花》杂志主编朱辉以及来自扬州、兴化的小说爱好者们与扬州大学的学子们共同对此次小说的文本——《怪物》进行“把脉问诊”。

此次小说沙龙的小说文本出自扬州大学的一位热爱文学的学子之手。小说《怪物》讲述了几个脱离了常态的人物慢慢被如怪物一般的生活侵蚀、啃噬,自己也渐渐成为怪物的故事。

“小说应该是在叙事时间上发展的,也许有许许多多的时间介入到了这个叙事时间中去了,但不管怎么说,它始终不会脱离叙事时间的主线。而这个作者在写这篇小说的时候,叙事的脉络非常不清晰,这给阅读带来了巨大的障碍。”活动开始没多久,毕飞宇一语中的指出了小说当中致命的时间问题。

“对于初写小说的人来说,人物不要太多。90%公认的好的短篇小说,人物都是不多的。两三个人就可以了,你搞了七八个人,我都记不住名字了,记不住名字就记不住情节。”第一次参加小说沙龙的兴化籍著名作家、《雨花》杂志主编朱辉点出小说中另一个关键点——人物的繁杂。

顺着老师的引导,同学们慢慢地放松了心情,放下了紧张,你一言我一语与老师们一起就小说文本进行细致地探讨。

小说的时间需要一个主线;小说的空间需要有所侧重;小说的人物需要精简,并且有所突出;小说的语言不能太过花哨,要文从字顺、表述准确;小说的细节要反复斟酌,出现的每一个意象都要精心设计;小说可以用极其简练的语言对人物的外貌、特点或者气质进行一个交代,这样它就有类似影视剧的效果,就可以很容易给人留下印象。

有共识,也有分歧,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在这一次次语言的碰撞中有所成长、有所收获。

“有人说过‘写小说,第一遍是狗屎,第八遍是黄金’,我们小说沙龙的研讨就是把狗屎变成黄金的过程,好的小说都是一遍又一遍地改出来的,我们要有写小说的耐心,更需要有改好小说的耐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提高,才能越写越好。”此次活动的主持人庞余亮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

8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