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为“不锈钢航母”保驾护航

2017-06-13 07:27:45


□本报特约记者 袁开建 通讯员 王玉琴 宋桂林 杨 芳

中国不锈钢名镇戴南镇,居住着近15万人口,云集着近1200家不锈钢制品企业。市公安局戴南公安分局的近百名干警和辅警们,肩负着为这艘巨大“不锈钢航母”保驾护航的神圣使命。他们用平凡而可贵的行动,书写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精彩的镜头在我们眼前闪现……

142个探头成为警惕的“眼睛”

在戴南镇区和村庄,142个耸立的探头实现24小时全天候视频值守,成为维护戴南治安最警惕的“眼睛”,也成为人民群众的“保护神”,成为制服犯罪分子的“撒手锏”。

2016年1月30日下午,分局值班民警接到被害人周某报警,称其租住在戴南镇富安小区的租住房失火了,后被戴南消防中队消防员扑灭。接报后,侦查人员立即赶到案发现场调查走访。通过现场勘查发现,该起火灾很有可能是人为。侦查人员通过仔细询问报案人周某,了解到在房子失火之前,周某曾与一个叫刘某杭(男,26岁,荻垛人)打过架,并且刘某杭扬言要报复周某。侦查人员又调取了案发现场周边的监控录像,发现刘某杭在案发前曾去过案发现场。侦查人员分析,该起火灾可能就是刘某杭故意放的。2016年2月1日,侦查人员依法传唤刘某杭至分局接受讯问。刚开始讯问时,刘某杭只承认其进过周某的租住房,不承认放火的犯罪事实。侦查人员继续与刘某杭摆事实、讲道理,最终攻破了刘某杭的心理防线。通过讯问,刘某杭交代因为与周某打架吃亏,出于泄愤,便窜至周某的租住房,使用打火机点燃房中的毛毯,导致周某的租住房着火,使房内物品均被烧毁的犯罪事实。

分局局长刘凡荣介绍,从今年6月份开始,将推出智能监控进社区工程试点,确保全镇每一个点调阅的高清探头增至300个左右,基本实现关键道口、关键区域全覆盖。

让违法犯罪分子“船沉”戴南

今年以来,分局报立刑事案件197起,侵财类案件192起,其中可防性案件数较去年同期下降18.64%,全部刑事案件和侵财类案件破案率分别上升了8.4和8.25个百分点。同时,分局还注重研判人才的培养,确保8人能够熟练掌握图像研判技能。

2015年以来,戴南镇、林湖乡、大垛镇、姜堰区兴泰镇、东台市溱东镇等地发生多起销售不锈钢废料诈骗案件,给不少个体经商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今年2月15日,戴南分局刑警中队根据前期线索发现犯罪嫌疑人臧某、杨某已窜至我市,正欲与犯罪嫌疑人朱某结伙作案。侦查员立即对三名嫌疑人伏击跟踪,在犯罪嫌疑人成功实施作案过程后,将三名嫌疑人抓获归案。经审查,犯罪嫌疑人臧某、杨某、朱某供述称,2015年以来,三人先后通过直接在不锈钢冲子、刨花中打水、加沙子,在货车上加装沙箱、水箱以及对过磅的地磅提前加装遥控器改重量等方式诈骗作案。今年以来,他们通过在驾驶员身上、货车上增减铅腰带等方式在戴南镇及周边地区诈骗作案10余起,合计案值30余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臧某、杨某、朱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相关案情在进一步侦查中。

今年4月,有群众举报团结路“30巷”有人卖淫嫖娼。干警经过缜密调查,一举铲除了这个毒瘤。尽管违法者大都是农民工、农村妇女,嫖资只有30元左右,但法律面前从来没有特殊者,他们理所当然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150份警方提示蕴含为民情怀

连日来,戴南公安分局的干警们在做一件看似与他们本职工作无关的“小事”:将150多份《关于石棉瓦房屋安全修缮的警方提示》送到有石棉瓦厂房的企业主手上,而且还要现场监督。

据介绍,所有的企业不但家家送达提示,而且还与企业一起发明了“人字梯固定法”,给施工人员系上保险带。

公安分局局长刘凡荣说:“你别小看这件事,今年有石棉瓦屋面的企业修缮工作已经结束,没有发生一起事故。而往年因为脚下青苔滑倒跌落死伤的事故时有发生。”

在设在戴南便民中心出入境窗口的江苏省出入境自助填表机前,工作人员周丹丹正在指导办理出国护照的于先生填写电子表格,凭身份证打印、现场拍照、采集指纹……仅用近10分钟就完成了全部手续。10个工作日后,便可以拿到护照,比往年提前了10天。而以往,这些文字资料是靠手写的。今年以来,窗口已办理护照、港澳通行证、大陆证近2000份。护照和港澳通行证在办理纸质版的同时配套了电子芯片,通关只要凭“电子护照”一按指纹便可以通过。

每当夜幕降临,戴南公安分局夜巡车辆的警灯准时在街头闪烁。为了戴南这艘“不锈钢航母”乘风破浪,平安航行,他们无怨无悔……


戴南公安分局负责同志到双沐村开展“大走访大落实”活动。

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