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顿悟
□张 正
我读师专时的同班同学,后来大多成了初级中学语文老师,其中一位姓袁的同学,无疑是我们同学中的佼佼者。当许多同学还在为调动进城、职称评定、谈婚论嫁、生儿育女等琐事忙得焦头烂额时,他已是他所在市经济开发区初级中学校长,30岁不到,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轻”。
身处校长位置,具体的课不用上,学校里的许多大事小事,有手下一班人马去忙,连个人的许多大事小事,处理起来也比一般人方便快捷许多。他不得不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应酬、聚会。一开始,他很享受这样的生活:人生快意不过如此。如果不是后来的一件意外事故,他也许要一辈子沉浸在这样的快意之中。
那天晚上,结束一场应酬后,他驾车回家。那时还没有禁止酒驾、酒驾入刑一说,他自然是喝了一些酒的。在一个拐弯处的路口,不知道什么原因,也没有发生碰撞,他一下子冲下一道陡峭的河坎,如果不是几棵大树把车卡住,他一定连人带车葬身河底。直到第二天早晨,他才被过往行人发现、报警,送医院抢救。
死里逃生,他在病房里躺了许多天,想了许多事,他想得最多的是:如果这一次,我没有这么幸运,我的生命会就此结束了么?我又给自己、家人还有社会留下了什么?我的生命到底有什么意义?我还这么年轻!出院后,他出人意料地辞去了校长职务,闭门谢客,拒绝一切迎来送往。先还有人以为他患了“车祸后遗症”,甚至有人认为他受到了组织上的处理。所有的议论,他都过耳不留,一笑了之。后来,他考上了全脱产的硕士研究生,又考到上海华东师大读了全日制的博士研究生,人们渐渐明白,他是痛定思痛,志存高远呵!
如今,母校已合并、升格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我们中文教育专业也成了文学院,这位姓袁的同学成了文学院的老师。同学们都叫他袁博士、袁教授,他任教的专业是中教法,跟最初的中学语文教学依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当年的同班同学,参加教学业务培训,听他的课,成了他的学生。而他学生时代便爱好的篆刻和书法两个特长,一直没丢,也在坚持,越发炉火纯青,值得一看。没有同学不羡慕他的学有所成、功成名就。
我也常常思考他的那一次顿悟,那次差一点以生命为代价换取的醍醐灌顶,而有了自己的零星感悟。
人必须不断地反省自己,即使没有突然发生什么重大变故,也要时常回望生命的历程,调整前进的方向,给自己提供一点持续向前的正能量。
一个人能走多远,并不完全在于他个人能力如何,有时还在于他为自己制定了怎样的人生目标。想当年,所有的同班同学中,这位袁同学,并不出类拔萃,我们也曾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我们这些参加高考只考上两年制师范专科学校的“末流”大学生,在同一年的高考学生中,是很“鳖虾”的,至少,优秀跟我们无缘。若干年后,我们中还是有一些人成了优秀的一部分。人生的一次失败,不是永远的失败,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同样可以成功。
我也渴望成功。跟袁同学比,我没有他那样的顿悟,也没有他那样的人生拐点、命运精彩,但我也在经历一次又一次或大或小的挫折后若有所思——对,我是渐悟,渐渐地悟出了一点点人生道理,帮助自己一步一步地慢慢成长。
也许有人说,那仅仅是个案、特例。是的,说得不错,成功者总是少数人,原因很简单:大多人缺少生命的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