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如春雨
□顾少俊
一年冬天,刺骨的寒风裹挟着鹅毛大雪汹涌而来,放眼望去一片苍茫。
我在火车站旁边的一家中式餐厅吃完早饭后,推开餐厅大门,一个70多岁的老人手里拿着一个搪瓷缸,里面是讨来的硬币,身上背着一个布包,衣衫褴褛,单薄的身子在寒风中飒飒发抖,见我从餐厅出来,向我伸出一只手来。
我问:“吃过早饭了吗?”他摇了摇头。我见时间还早,对他说:“进来吧!我买早饭给您吃。”餐厅里的营业员显然都认识他,嘀咕:“这老头天天在这里。”
“来一碗稀饭,两个包子!”营业员把稀饭、包子给我时说:“你让他到外面吃。”我说:“为什么?他是你店里的顾客,他有坐在这里吃的权利。”
我把老人安顿好后,担心店里的员工再把他赶出去,就在里面找了个位置坐下来看书。老人吃好后,朝我挥了挥手出去了。
我看了一会儿书,出来时,老人还在餐厅门外徘徊,看见我,立即迎了出来,“哗啦啦”把搪瓷缸里的硬币统统倒出来,双手捧到我面前:“全给你……这、这……么多年了,从未有人把我当、当人……看,谢谢你!”我想不到几块钱的一顿早饭,竟然让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语无伦次,感激涕零。老人的背后该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和炎凉啊!
我的朋友常给我洗脑,街上好多乞丐都是职业型的,他们有的过得比你好。但我一直认为,即使被某些人骗了,也不能因此而抹煞心中的善。如果你的那几块钱是一个乞丐真正需要的,该是多么大的帮助啊!
谈到慈善,很多人会说,等我有钱了,办学校、造桥修路……中国有句古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平时连身边的小事都不做,既使将来有钱了,也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办不成学校、造不了桥、修不了路……
慈善是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