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朗读者苏玉芝

2017-07-07 09:00:53

□王桂国

从小就喜爱文字的苏老师,当然也喜爱朗读。但那时真正的“朗读”,却高高悬挂在墙上的小广播里,距离她很遥远。因为生在乡下,她上学在村小,教她的老师,都是泥腿子民办教师,说话亲切得像路上的泥巴。老师不说普通话,还会有人说普通话吗?其实不会说普通话,并不影响她的“朗读”。语文课上,老师照例叫她朗读课文,她站起来从不怯场,摇着头,甩着羊角辫,扯着大嗓门,像竹筒子倒豆子一样,哗啦啦哗啦啦,一口气将“豆子”倒完了。一片哔哩啪啦的掌声,让她的甜蜜小嘴角翘上了天。

16岁那年,她走进高邮师范,第一次面对面接触到普通话。同学们见面,互致问候,都爱用时髦的普通话,她却尴尬了,憋红了脸,好像牙齿生锈,不敢吱声。因为连平翘舌都分不清,实在张不开嘴。不会说普通话,她心里第一次萌生了自卑,那个口齿伶俐的小姑娘不见了。走路时,总是急匆匆的,怕见人打招呼,每每低着头,眼睛盯着脚尖看。

说普通话必须从汉语拼音学起,而师范里没有汉语拼音这一门课,她就拜身边的同学为师,从单韵母“aoe” 开始学,对着镜子,对照口型反复练。学说普通话,说白了,就是跟五官“打仗”。翘舌音,她跟舌头打仗,鼻音,她跟鼻子打仗。不停地打仗,不停地纠结,让她磨掉了嘴里的“锈”,渐渐地露出了自信的牙齿。

真正让她收获朗读第一桶金的,需要感谢她的文选老师周来宏。一次文选课,学习的是一篇写景散文,周老师指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她被分到了朗读一段描写小河流水的文字。当她大汗淋漓地经历了一场跟鼻子、跟舌头的大战后,教室里安静了几秒钟,接着,周老师说:“同学们,你们听到了吗?我已经听到了小河淙淙流淌的声音。”那一刻,她才知道了,朗读有一只无形的手,可以握住人的心。

师范毕业后,她成了一名乡村小学语文老师。“究竟有什么办法让孩子爱上阅读?”面对家长的质疑,她总是这样回答:“朗读,能将他们从声音世界渡到文字世界。”每次向孩子们推荐一本书,或一册绘本,或一篇童话,她必朗读一个扣人心弦的片段。孩子们被她那声情并茂的朗读打动了,陶醉其中不能自拔,自然对文本产生了一饱眼福的渴望。

苏老师的语文课不一般,上课开始3分钟的朗读,雷打不动,已经成为了一种仪式,一种日常的最优雅的行为。每篇课文学习前,她都要先范读一遍。经她范读的课文,在孩子的眼里,就是一块冷冰冰的生铁,突然间变成了神奇的磁铁,一下子吸引了他们。一年级孩子小不点,对朗读一无所知。苏老师朗读课文时,就变成了一个大顽童,除了面部表情丰富多彩,还不时夸张肢体语言。 “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她面带微笑,温柔地读着,前排那个小姑娘的眼睛亮了,她笑呵呵地说:“春笋娃娃呀!”

在孩子心里,苏老师是语言的魔术师,一篇童话,只要苏老师用朗读的嘴巴轻轻一“吹”,那一个个方块字就变成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所以,苏老师的课堂,忽而变成了大森林,忽而变成了动物园,忽而变成了海底世界,忽而变成了王子和公主居住的皇宫。

她指导孩子学语言,常常不厌其烦地问:“你觉得这里应该怎么读,为什么?”一篇课文会朗读了,才是语文学习的成功。孩子们放学回家,她每天还要布置一道特殊的作业,把当天所学的课文朗读给家长听。一次,某家长跟她聊孩子的朗读,说:“苏老师,您指导孩子朗读,真神!”苏老师很好奇:“你怎么知道?”他说:“昨晚我陪孩子朗读课文,我先读给她听,她说我读得不对,老师说小松树长在山上,大松树长在山下,距离那么远,小松树跟大松树说话应该拖长声调,喊出来他才能听到。”苏老师笑着说:“是啊,一开始他们朗读不出喊的感觉,为了让他们体会这种空间感,我请一个孩子站在讲台前,另一个孩子站到教室最后面,有了目标,再朗读这段话,语气马上就不一样了。”

苏老师执教20年,桃李满天下。学生飞出了校门,小学老师很容易被他们健忘。但奇怪的事发生了,苏老师常年教低年级,在一二三年级上循环,却没有被学生忘掉。学生逢年过节回家偶然遇见她,总会如同当年一样热情地叫声:“苏老师好!”同他们父母闲聊,他们说,孩子长大了,难得回家,偶尔和孩子聊起童年,他们总会想起爱笑、爱朗读的苏老师。

现在,她每天还在朗读,看到孩子们听她朗读课文时,眼里闪着的光,嘴角扬起的笑。课堂上,孩子们学着她捧起课本,用奶声奶气的语音,朗读出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听课的老师总夸她班上孩子书读得好时,她会轻轻一笑。因为她知道,她的孩子们也知道,他们朗读的,不仅仅是一页页简单的方块字,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苏老师所在的乡村小学有个好听的名字——海南,与校名一样好听的还有学校内的一条文昌河。晨光熹微中,你若看到苏老师站在文昌河边的一排杨柳树下,手捧书卷在吟诵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你或许会被眼前的美景感动,并作一番浮想联翩:一条河,一旦与海紧紧相连,便会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朗读的滋养之于苏老师,正如水的滋养之于杨柳,水越丰沛,春色越浓。

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