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街道“5+1”专项整治求实效
日前,中纪委党风室组成调研组来到兴化市昭阳街道,通过听汇报、看软件资料和走访群众、问卷调查的“明察暗访”,对该街道组织开展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5个专项治理行动表示满意,给予点赞,认为整治行动有力、基础台账齐全、社会效果较好。
2016年10月,兴化市委组织开展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5个专项治理行动,市纪委同步实施监督执纪问责专项行动,简称“5+1”专项整治行动。昭阳街道迅速成立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牵头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安排部署、检查指导、督促落实和组织协调;同步成立监督执纪问责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对专项治理工作实施监督执纪问责;从街道的实际出发,专门研究制定了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分动员准备、自查自纠、重点督查、整治落实、建章立制和自我评估六个阶段开展,逐项明确牵头领导和责任单位,明确工作要求,细化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在此基础上,党工委要求各基层党组织担当主体责任,将专项整治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做到领导、人员、任务“三落实”。
昭阳街道对所属各单位部门向基层收费情况开展全面摸底,梳理统计,涉农收费部门共14个,其中,无收费项目部门9个,有收费项目部门5个;严格对照上级要求和规范性文件开展检查,对属于乱收费的行为,坚决予以整改,停止会计代理费、招标报名费和管理费、闸站管理费,按照文件规定,应退尽退,无法退还的全部上交财政。街道保洁站2015年收取保洁费用28.7万元,2016年收取保洁费用17.43万元。经市物价局认定,该项工作属有偿服务范畴,按规定对合同约定的服务协议加以完善。
在农村财务专项治理中,昭阳街道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涉农涉财问题,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就5个行政村的财务管理情况全面摸排梳理,共查找问题38条,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以处置;抓住惠民资金发放使用这一敏感点,重拳出击,精准发力,强势推进,未发现有违规违纪套取农机购置补贴、农村改厕资金、地力保护补贴、机动渔船油价补贴资金等行为,均严格按照公示程序公示。同时,开展村务公开专项检查,对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全面、位置不合理等问题都作了整改,严格按照市民政局、农工办所发的村务公开目录公开,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昭阳街道共有五保户125人,其中集中供养24人,年发放补助68.75万元,未发现有不符合条件享受人员。原有低保户3492户,年发放资金1200多万元,在核查中,核减因拆迁、信访协调、死亡或已领取退休金等而不应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218人,计78.48万元。同时,对社区、村组织以及单位部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开展重点检查,共排查问题33条,及时整改到位:取消公务接待,凡有违规公务接待的,发现一起查一起,并一律予以通报曝光、通报批评;对因招商引资等确需招待的行为实行总额控制,履行事前请示、事中监督、事后报告制度,并按程序逐级审批。
在监督执纪专项治理中,昭阳街道纪工委按照市纪委专项整治的要求,对涉及的人和事开展专项督查,公开曝光并实施责任追究,共立案查处三起典型案件,查处党员干部三人,分别给予警告和严重警告处分,批评教育谈话6人,提醒谈话7人,起到了较好的教育警示作用。坚持治标和治本同向发力,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票据管理、往来款项管理等各个方面进一步予以规范。针对村级财务反应较为强烈,问题较为突出的打卡不规范、结报不及时、用工有漏洞、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等行为,重新修订完善,着力强化监督管理;修订机关、单位部门、社区(村)考勤考核管理办法和明查暗访督查工作实施意见,做到挺纪在前,为街道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纪律保证。
(王建云 昭 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