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公调对接: 戴南创新社会 治理的成功实践

2017-08-11 09:55:03

本报讯(特约记者 袁开建 通讯员 王玉琴 宋桂林)8月7日上午,记者走进戴南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戴南公安分局调解室。公调室副主任吕爱斌、杨光跃正在调解一起民间债务纠纷。还有一起因甲方停车影响乙方经营的纠纷在排队……吕爱斌告诉我们:“像这样的纠纷,我们一天都要调解好几起。”

分管此项工作的戴南派出所副所长潘瑞中介绍,今年上半年,公调室成功调解各类纠纷198起,有效避免了矛盾的激化。

戴南镇居住着近15万人口,其中外来人口近5万人。市委常委、市政协主席、戴南镇党委主要负责人沙顺喜说:“在戴南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地区,创新社会治理显得尤其重要,必须强化镇村网格化管理,实现市、镇、村三级社区管理服务平台规范化运行全覆盖。”

戴南镇的“公调对接”是指,组成由公安、司法、镇调解中心、劳服、安监、企管等单位参加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室设在公安分局。遇有复杂疑难重大矛盾纠纷的调解,相关部门按规定必须参加共同“会诊”。同时,在33个村、2个居委会、10家规模企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小组,与镇公调室无缝对接,构建维护社会和谐的新机制。

戴南公安分局要求社区民警负责辖区内矛盾纠纷的调解,指导辖区内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小组的工作,每周定期排查、收集、研判辖区内重大矛盾纠纷。刘滨是北姜社区的是一位90后民警。他采取多种形式与群众交流沟通,赢得群众的信任,帮助村里组建“村级专职辅警队”“北姜社区平安义工队”两支群防队伍,完善社区防范网络。去年以来,他共调解各类纠纷120余起,抓获网上逃犯9人,协助各单位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6人,清理新增外来流动人口1400余名,发放警方提示、便民联系卡2000余张。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刘滨被评为戴南镇“十佳青年”。

戴南镇按照“整合资源,整体联动”的要求,不断完善公调室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和相互融合机制,积极推动信息联通、工作联动、矛盾联调、优势互补,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效率。今年2月27日,某汽修厂老板叶某请本村的白铁匠朱某改装厂里的通风管道,引发火灾,虽经戴南消防中队官兵扑灭,但还是给厂里造成较大损失。叶某要求朱某赔偿,朱某以无经济能力为由,拒绝赔偿,引发双方矛盾激化。调解室会同戴南司法所等部门共同多次做双方工作,终于达成赔偿协议。闻讯赶来的泰州电视台《小范帮你忙》栏目,拍下了实况,播放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戴南镇公安分局要求每一个警察都要成为“流动的公调室”,确保辖区内矛盾纠纷调处合法、公正、合情、合理,有效保护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今年35岁的分局行政民警队副队长汪铁锁参加工作10多年来,成功侦破各类刑事案件200多起,办结行政案件800多件,处理解决各类矛盾纠纷500多起。今年6月,管家村两位老汉为一个厕所位置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多次动手打架报警。汪铁锁以一个晚辈的身份做双方的工作,终于让两人各自做出让步。“能把群众的小事处理好,也是能力……”汪铁锁有感而发。

2014年以来,公调室经办的案件中,没有发生一起重大有影响的恶性民转刑案件、群体性事件,有力地维护了辖区社会面和谐稳定。前不久,戴南镇的“公调对接”被市委政法委评为“十佳调解”单位,成为该镇创新社会治理新机制的一个窗口。

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