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

■/敏 之
玉簪,极美。“根状茎粗厚,粗1.5-3厘米。叶卵状心形、卵形或卵圆形,长14-24厘米,宽8-16厘米,先端近渐尖,基部心形,具6-10对侧脉;叶柄长20-40厘米。花葶高40-80厘米,具几朵至十几朵花;花的外苞片卵形或披针形,长2.5-7厘米,宽1-1.5厘米;内苞片很小;花单生或2-3朵簇生,长10-13厘米,白色,芬香;花梗长约1厘米;雄蕊与花被近等长或略短,基部约15-20毫米贴生于花被管上。蒴果圆柱状,有三棱,长约6厘米,直径约1厘米。花果期8-10月。全草供药用。花清咽、利尿、通经,亦可供蔬食或作甜菜,但须去掉雄蕊。根、叶有小毒,外用治乳腺炎、中耳炎、疮痈肿毒、溃疡等。”这是《中国植物志》中的描述,过于严肃和冰冷。在我眼中,玉簪有绿云袅袅的心形叶子、妩媚多情的弧形叶脉、冰魂雪魄的白色花朵、脉脉吐露心声的长长花蕊。玉簪是踏着凌波微步的仙子,水波轻漾,清冷脱尘。带着美而不自知的清纯,带着“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小傲娇,带着一种疏离感,让人心生喜欢,却又不敢过分亲近。
北宋黄庭坚有诗云:“玉簪堕地无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玉簪被称作“江南第一花”,却并非只有江南有,北地亦多见。江南的玉簪多一株或二、三丛植于庭院、廊下、墙角,赏其绝世花容、风流体态。北地的玉簪多成片植于林下,“不花时连碧千里,花时一望成雪”,自有另一种疏阔大气的美。
玉簪的花气味芬芳,将开时呈前端膨大的筒状,古人在这时候摘下,打开花瓣装进铅粉,用线扎牢,铅粉吸收了玉簪的香味就成了香粉。美人用以敷面,历久弥香,久而久之,香味渗入肌肤,成了美人自带的体香。
传说玉簪花的名字与汉武帝有关,武帝宠爱李夫人,以白玉簪为她搔头,引得众人纷纷效仿,一时长安玉贵。玉簪花形如白玉簪,故得名。
汉武帝一生后宫美人无数,其中故事最多的有四人。“当以金屋贮之” 的陈阿娇终成长门怨妇。做了三十八年皇后的卫子夫,因为太子刘据的所谓“巫蛊事件”而被迫自杀。二十多岁的钩弋夫人,在儿子被立为太子时,汉武帝为避免子少母壮、女主擅政,将其赐死。“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李夫人,临死时发出“夫以色事人者,色衰则爱弛,爱弛则恩绝”的感叹,为了在汉武帝心中留下最美的形象,以锦被蒙头坚决不肯见皇上最后一面。她死后武帝果然对她念念不忘,写下了千古第一悼亡赋《李夫人赋》。就是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李夫人,在死后不久因其兄贰师将军李广利降匈奴而被灭族。爱时浓烈得让人唏嘘不已,不爱时惨淡得让人唏嘘不已。
都说美人如花,花如美人。有“一生心事为花忙”的爱花人,落花亦可归香冢,对比之下还是美人的命运更显凄凉。所谓“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玉簪在风中点头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