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兮凤兮 故是一凤
——从“口吃将军”邓艾说起

■/杏 仁
话说公元263年,蜀汉国都大开城门,后主刘禅率群臣至魏征西将军邓艾的军营投降。随后,蜀吴均告灭亡,三国归晋。
大英雄邓艾足智多谋,用兵如神,却有口吃的毛病。《三国演义》第107回:“艾为人口吃,每奏事必称艾艾。懿戏谓曰:卿称艾艾,当有几艾?艾应声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说的是司马懿任魏国丞相后,令邓艾参赞军机。邓艾上奏必自称“艾艾”。司马懿跟他开玩笑说:“爱卿称艾艾,有几个邓艾啊?”邓艾回答:“凤兮凤兮,当然是只有一个凤了(故,通“固”,固然)。”邓艾既回答了司马懿的问题,让司马懿没法再调侃,又暗自比为人中龙凤,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其急智令人拍案叫绝。“凤兮凤兮”出自《论语》。孔子周游列国到了楚国,楚国隐士接舆以凤鸟喻孔子,劝他迷途知返:“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邓艾应对司马昭的调笑,巧妙用典,回答得机敏而风雅。
面对嘲讽甚至歧视,不是每个口吃的人都能像邓艾那样应对自如。他们说话害怕、紧张,结结巴巴、断断续续,往往第一字说不出,或话说到一半时被卡住了,或者一个字、一个词要重复多遍,甚至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心慌意乱、肌肉痉挛、面红耳赤,喉咙里好像塞着东西,上气不接下气,非常吃力,用尽全身力气也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影响生活、学习、工作、社交,痛苦万分。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载:“若阴阳和平,血气调适,则言语无滞,吐纳应机。若阴阳之气不和,腑脏之气不足,而生謇吃。”“心气通于舌,脾气通于口……邪气与正气相交,搏于口舌之间,脉则痞涩,气则壅滞,亦令言謇吃。”謇吃,即口吃,中医从肝郁气滞、肝火上炎、心火亢盛、心脾两虚等论治。此外,语言训练、心理疗法、针灸推拿都是有益的。
近日,笔者参加了泰州市残疾人评定工作医学培训班,最新的研究认为:严重的口吃要防止造成言语残疾,以下几种疗法值得尝试:
发音法: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口吃不说话。要勇敢地讲话,正确发音,改变过急、过快、过重的讲话习惯。
松弛法:学会放松,心平气和地讲话。
呼吸法:建立思维、呼吸、说话三者的协调。
暗示法:克服担忧、害怕心理,增强自信。
催眠法:在催眠中施以暗示,影响其潜意识,化解心结。
认知法:改变不合理想法,如:口吃是不治之症等。
古今中外口吃的名人很多。英国电影《国王的演讲》讲述的是英王乔治六世如何战胜口吃的故事。曾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荣学生时代口吃,他有意识锻炼自己演话剧,终于得到矫正。詹天佑是中外闻名的铁路工程师,也有严重的口吃,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在通车典礼上作了简明的工程报告,散会后,他告诉朋友说:“我生平设计修建了很多艰巨的铁路工程……这些我都不怕,只怕是像今天在会场里的演说,真比造桥和开山洞还要困难万倍”。口吃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成就。可见,口吃并不可耻,更不丢人。朋友,如果你有口吃,振作精神,抬起头来,你不需要自怜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