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了
□苏宝大
独守静谧的夜,荧光灯下,书桌前,我正静静捧读闲书。仄耳、细听,窗外,风声、雨声。
丢下书本,走近窗台,轻轻推开两扇窗门,一阵久违了的凉风细雨,拂面而来。就着淡淡的灯光,我打开手机上的日历,哦,怪不得这迎面吹来的风有了些凉意,原来已是秋天了。
回书房,打开电脑,我要将这个季节的轮换记录下来。或许,握一支瘦笔,只能记载四季轮换岁月的沧桑,却怎么也写不尽亘古的凄凉,更挽留不住岁月的轮回。人来世上一遭,却又奈何不了人生的短暂。转眼间,又是一个秋季的来临,不知不觉我们看着儿女们长大,父母们变老。
有一些人害怕秋的到来,因为秋在文人的笔下总是伴随着伤感和哀愁,所以也就有了千古绝句“自古逢秋悲寂寞”。当萧瑟的秋风秋雨来临,当泛黄的秋叶片片飘零,总让人不经意想起离别,曾经朝夕相处过的人,某一天突然离你而去,或永远不再归来。试想,我们这短暂一生究竟能经历多少个春秋,经历多少次的生离死别,想到这,总会有人在秋的来临时,感到惶恐和惆怅。
秋,的确是个思念的季节。有的思念远方的亲人,有的思念生他养他的故土,有的思念身处异地的恋人……秋天,落叶、追忆、惆怅、遥望、相思……随时随地都会拥着秋风秋雨呼啸而来。到不了的是远方,回不去的是故乡。清朝诗人紫静仪《秋分日忆用济》:“遇节思吾子,吟诗对夕曛。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这位焦虑愁思的母亲,对着远在他乡儿子的方向吟咏着的一首愁绪满怀的诗,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每一年这样一个“明月思团圆,盼儿归故乡”“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的秋季,多少年迈的父母,站在村口飘零着枯枝残叶的树下,对着儿子走出村庄的那个方向,日复一日,望穿秋水,遥寄相思,在秋风秋雨来临的季节,担忧起远在他乡打拼着的儿女们。古往今来,儿行千里母担忧。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有一种孤独叫“空巢”,有一种悲痛叫“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在,家就在,快乐永远在。身在异乡的你,也别忘了,在秋天里,在家乡,有盼你归来的年迈父母,不要让他们的晚年饱受清冷与孤寂的折磨,赚钱的日子长着呢,常与家中联络,或抽身回老家一趟,哪怕只陪你的父母吃上一顿简单的饭,打一壶农家自酿的纯谷酒,坐下来,静静心,一边细啜慢饮,一边听着院中树上麻雀儿们欢快的鸣叫,快乐和谐,其乐融融。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世上万物,不管曾经是多么的枝繁叶茂,终究要在萧然的秋天,叶落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