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乡镇国土员

2017-10-20 09:59:03

□王  培

他们没有选择。无论是细雨霏霏的春季,还是寒风凄凄的严冬,总有肤色、衣着和举止朴实得和普通农民没有两样的他们出现。

他们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乡间泥泞的小路上来去匆匆。既要负责各项建设用地的审核、报批、定点、验收、发证的全程管理,还要进行土地监察、土地复垦、地籍调查、土地统计、规费征收及国土宣传等系列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虽然他们还要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责任,家中的活计很多、很忙,但他们从来不因为这而耽搁手中的工作。

他们每每提起——1988年搞非农业用地清理,1990年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2年宅基地有偿使用,1993年地籍调查登记发证,1994年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1995年集体土地权属界线确权发证,1996年建立土地统计台帐等等这些充满激情、干劲的日子,他们总是激动地对人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一旦掀开它,总会让你舍不得放下。

他们所里的人并不多,但工作一布置下来,他们便争先恐后地抢着干,有时连所长也都争着去承包一个农村行政片的业务。办公室里每夜都亮着彻夜不眠的灯,在酷热的夏季,他们忍着蚊虫的叮咬,汗流浃背,屏息、凝神,在极其简陋的环境中,描图、填表、计算、校对,搞外业的同志总是背着近10公斤的工作袋,足迹遍及全乡的每一个行政村,每天在没有一分钱补助的状况下,工作9个小时以上,谁也没有一句怨言,只有工作的快乐与勤奋,还有为工作思路的争吵,在秋果硕硕时,他们又在规划着,争议着下一个目标。

清贫的他们虽然只有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不停地在乡村来来去去,既没有大款的潇洒,也没有官老爷的风度。

他们是土地的卫士,那颗炽热的心,心系土地,为保护生命线,构造成一道永恒的长城,抵御着圈而不用的侵吞,对峙,他们岿然不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就这样,在所有的人都在为金钱、仕途而奔波时,唯有他们默默地依旧守着这方净土,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甘愿让自己的青春与乏味而枯燥的数字为伍,甘愿让自己的身影经受冰霜折磨,烈日炙热,而最终他们赢得土地丰厚的回报。

是的,他们会如数家珍地道出身份的二次飞跃:1996年从泥腿子转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2005年省以下国土资源垂直管理,他们又从差额拨款转换成依照公务员管理的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身份的转变,责任更加重大。2009年以后的卫片执法检查经过内、外业调查核实,查清卫片监测涉及辖区图斑的用地状况。保障“零约谈、零问责”目标实现。《国土资源动态巡查责任制度》时刻牢记在心中,做到动态巡查和事前防范,特别是新发生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立即制止,同时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立即查处。他们运用了许多信息化的手段,比如卫星影像图片、一张图、执法监察拍照摄像等等,但这些管理手段不能够及时动态地反映国土资源利用和管理的实时状况。比如卫星图片一般都是过去式,今年发下来的卫片,反映的是去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他们巡查很多时候需要人工跑现场,经常有路不通、去不了的地方或视线看不到的地方,空白点、盲点成了他们心中一个结。

2016年的“慧眼守土”系统,给他们配上一双千里眼,延长了视线,加长了臂膀,改变了他们所里人少、应用数据现时性不强、管辖范围大、业务涵盖面广、工作被动的现状,实现对辖区土地利用情况的全方位、多角度实时实景视频监管,对重点地块的全天候监控,即使在家里,他们也可以通过手机端实时掌握片区情况。

路漫漫其修远兮,让基层国土员感慨万千;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早已成为历史,别墅型、经营型、综合型的办公用房崭新地屹立在水乡大地,宽敞的办公室里轻叩一下键盘,一份材料瞬间报送……

哦!我为自己成为默默无闻、行色匆匆的身影中一员而骄傲、自豪!

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