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薛
□王慧骐
小薛是我侄女婿。娶了我弟弟唯一的宝贝女儿。
小伙子我好像也就见过三次。第一次是他结婚,好风光的一个帅哥。那天我受邀给他俩证婚,现场说了通恭喜祝福的话。第二次是他的女儿抓周,请我回乡喝喜酒。这一回是第三次,小两口带着他们的儿女(一年前又生了个儿),从北京开了部七座的车回老家看他岳父。逗留期间,又行100多公里,来看我这老伯(侄女自小管我叫大大,小薛也跟着这么叫)。
记得小薛还没结婚那会儿,弟弟同我说起过他,似乎不是百分百的满意。讲他人老实,社会上那些沟沟坎坎的不知可对付得了。说到小薛对侄女的好,弟弟倒是赞不绝口。这两个小的恋爱谈得够长,前后有八年。初中时两人同班,人小鬼大的小薛那时便动了心思。高中阶段分开了,侄女去了20里外的一所县中。小薛居然一大早乘了头班车给她去送早点,把热乎乎的点心包裹好放在自己棉衣里。侄女大学考到了北京中戏,小薛先是被上海一所高校录取了,读了一年后竟又托人转学去北京上了。毕业后双双留在了北京,虽然没有户口,但却敢闯敢干地在那儿待了将近十年。在小薛父母的支持下他们在北京买了房,自己也挣出了两部车。弟弟原本担心的这个老实孩子,倒也没让长辈操什么心,踢打腾挪地还真干出了点名堂。先是在一家汽车报专职摄影,后来做了几个知名品牌豪车的销售,满世界地飞来飞去。再后来又一口气生了两个娃,儿女双全了。
这回来,小薛对我说,他歇业快半年了。女儿已3岁,慢慢也就记事了。他准备花两年的时间全身心陪护女儿,其观点是,5岁以后孩子便要去幼儿园,各种管束性的内容也就逐步加身,因此一生中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时光就是这短短的两年。他说,作为父亲,他想给女儿一个最好的童年。这些年苦到了些钱,现在给自己放个长假,没别的事,就是带孩子们四处疯玩。早上起来,把车子加足油,而后一家四口(不久前买下的这辆七座车,正是为了方便带孩子安全出行)便在京城里兜,饿了在外面随便买上点吃的。所去的地方,也都是根据孩子眼下的年龄设计的,比如大大小小的动物园,各种各样的博物馆,京郊一些有着自然风光的乡村田园等等。自己也才30岁的小薛在培养孩子这一点上,不仅有总结了前人经验教训的意思,且还想搞出点他们这辈人的推陈出新。
问及今后的打算,小伙子似也语出惊人。说为了孩子将来考学计划,准备全家撤出京城。二线城市他已考察了几处,初步决定选在成都。理由是那儿的生活成本相对要低,节奏也会慢许多,更适合居家过日子。
据说小薛的父母不太赞成他南迁的想法,认为那些年苦都吃了,一些基本的物质基础也都有了,为何要丢下这些重起炉灶?而我却觉得侄女婿对未来的规划比较靠谱。他的身上已然有了一种作为男人最可贵的品质,那就是对家庭对孩子的责任感。在家这条船上,他责无旁贷地做起了一船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