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难忘的乡村土灶

2017-12-01 09:24:26

□苏宝大

看到昔日的老物什,我总喜欢慢慢回忆过去的一些残痕碎片,比如,曾经难忘的乡村土灶。那年月,黑旧的土墙,逼仄的厨房,三尺灶台,一日三餐。土灶,它是农家人的“镇家之宝”。

土灶燃烧的柴火,均是从田间收割后的农作物的秸秆,家家当宝贝,堆满了房前屋后。土灶生火容易,一根火柴点着,不像煤球炉子那样费事。袅袅炊烟随烟囱自动拔出屋顶,再悠悠散腾在空中,落日的傍晚,炊烟与村庄与杂树,交织在一起,它也是一道独特的美景。

土灶,温馨、温暖,接地气。它由黏土制成大块砖坯,经瓦匠一块一块垒砌而成后,做个灶面,再粉刷一层白石灰。它的样式、结构,全装在了乡村巧瓦匠的脑子里。

一般农家砌两个灶门,风箱紧贴着灶台。大锅在内侧,用来煮饭、煮粥;小锅在外侧,用来炒菜。养猪多的人家,就砌三个灶门,最大的铁锅,专给猪烧食。

在土灶烟囱向上汇合的根部底下,留一小小的圆洞。洞内中间,嵌一个口大、底小圆形的小铁锅,方言称“汤罐”。煮饭、炒菜时,随着炊烟拔向烟囱循环而剩余的热量,温热了“汤罐”里的水。大冬天,洗碗、刷锅,全家人洗脸洗脚就全靠它了。

砌新灶,起早带晚,一个瓦匠,两个小工,管三顿饭,就能砌好并生火做饭。乡下人事事图吉利,砌新灶得选个好日子。新灶砌好当天的晚饭,必须买肉、买鱼,在新灶上烧一烧,俗话说:新锅、新灶,鱼肉跳跳。

父亲吝惜柴火,他教我们烧土灶的方法一套一套的:柴草填进到灶膛,先用火钳轻轻压住,待会再轻轻拨弄,烧火一定要将火焰对准锅脐底的中心燃烧。父亲最不愿看到我们烧火时,那通红的火焰,喷出灶膛口外,或涌向烟囱口,父亲看到心疼。他也反对我们烧火时,一边看书一边将灶膛内的柴草塞得满满,父亲说:烧火的灶膛一定得留有空间,让空气流动来协助柴火的燃烧,不然就是在浪费柴草。

用乡村的土灶烧饭,米饭盛出,锅底留有厚厚金黄的锅巴,铲起一块,嚼到嘴里,嘎嘣嘎嘣满嘴的香。

光阴似箭,曾经简陋的厨房里,土灶、风箱、大铁锅、木锅盖、铜铲子,香喷喷的锅巴、灶膛里跳跃着的柴火、灶台上香溢四散的农家菜肴,以及母亲常年起早摸黑灶前灶后忙碌的身影,这些它都承载着我们全家人太多的幸福和快乐,而它终将渐渐变成我匆匆岁月中遥远难忘的记忆。

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