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纯金的古镇:沙沟

2017-12-01 09:26:50

□庞余亮

如果将江苏地形图来回对折,你会找到一颗江苏地理之心。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沙沟就是这颗幸运之心。沙沟如一枚肩负神秘使命的围棋子,被上苍之手挂在了兴化、盐城、高邮、宝应、建湖五县市交界点上。

2000多年来,烟水渺茫,苇莆茂密,沙沟,这个里下河文化的发祥地,为中国,也为世界,精心贮藏了一座纯金的古镇。

走进沙沟,满目鱼戏莲叶的悠闲、恬静和隐逸。

沿一座古虹桥可走进唐代,宋朝的石柱上全是历史的涟漪。元代古刹大士禅林,梵音缭绕。75条古巷、徽派古建筑群、瞭望塔、古鱼市口、进士坊、大石磨等刻录了沙沟荣衰的喧嚣。益民古巷口的明清公厕,柏木搁几、净手铜盆、香熏炉具,全是沙沟的自得和快乐。

自得便好客,忠孝得长寿。《乾隆江南通志》载:“王太保祠在盐城县西沙沟口祀晋王祥”。孝子王祥伏冰焐冰,一碗孝心鱼汤震撼人心。以王祥为楷模的沙沟“孝子团”故事里,都是长寿之镇的好儿女。

四棵神奇的古树将沙沟牢牢系在了水边。

800多年的大士禅林多次重建,寺中菩提树依然果实压枝。其梵名阿唎瑟迦柴,又名无患菩提,寓无忧无灾难之意。本为南国树种,却在沙沟花开花落800年,是奇缘,更是福分。

列芳香谱首位的香橼为财富和富足的象征。它被日本飞机炸断树根,性海师太捞沙沟湖荡淤泥敷住。翌年,600多岁的香橼竟又枯木逢春,橼香四溢。

入得中书省,方为紫薇郎。160岁的紫薇树。枝干如龙似凤。象征考运的“官样花”接受着学子们的膜拜。神通的万朵紫薇,多名进士举人,多名清华学子,多名海内外教授。和崇文重教的古镇相得益彰。陆游、施耐庵、郑板桥、郭沫若等在沙沟也留下了宝贵的印迹。

百年银杏树为沙沟的消息树、平安树。高30多米,树冠10米。这棵里下河的银杏王,气定神闲,为方圆20里的银杏花粉源,更是祈寿、求子的幸福树。

台湾原“行政院院长”郝柏村先生系沙沟管家巷的外孙,老先生从台湾回乡,总弃车乘舟,顺风顺水,从古石梁码头登岸。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一个游子,外婆桥旁的四棵福树。

他们互相熟识,默默思念。

阳春,出水芦芽染一片新绿。仲春,垛田的油菜花散万吨浓香。春夏之晨,万顷苇荡起伏成海。秋天,漫天芦花如雪花飞舞。

环绕着沙沟的是“两湖五荡”,如果大纵湖、郭正湖是两面圆润的荷叶,南荡、花粉荡、官庄荡、王庄荡、团头荡则是五片鲜艳的荷花瓣。

平安沙沟,是一支硕大饱满的吉祥莲蓬,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富商到沙沟安家。

这支吉祥莲蓬上,南商北客,行业众多,作坊遍布,生意北至山东河南,南到浙江上海甚至海外,好一幅苏北版《清明上河图》,又名“金沙沟”。

沙沟前身为古射阳渔村。渔民们收获满舱鱼虾后,聚拢渔火庆祝。渔火游动,天上星光,湖面星光,相互照耀。这就是“人在灯中行,灯随人走动”的沙沟大型彩妆游走灯会源头。每年正月十五,出灯队伍延绵十华里,观灯人如潮,花灯不夜天,共贺千年不遇的太平盛世。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沙沟板凳龙保存了古老的龙图腾崇拜。板凳龙取材于拜香小凳,辅以绘画、剪纸和扎制编糊等传统工艺,龙身由几十节、几百节甚至上千节板凳串联而成,腾飞于大街小巷,祈求风调雨顺、天人和谐。

东岳庙会是影响方圆百里的民俗盛会,除了供奉泰山神东岳菩萨,沙沟比别处多了两尊菩萨:海青天海瑞和明末忠臣杨继盛。沙沟人的敬畏里,是辟邪除灾,是迎祥纳福,更是沙沟人的崇德向善和耿耿忠心。

古镇二度成为沙沟市,一度成为沙沟县,这是峥嵘岁月里的荣光。

1945年2月22日晚,沙沟攻坚战,一个新战士用杆长矛缴获了敌伪两杆枪。沙沟是其英雄之路的始点。他就是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

红色熔炉苏中公学英雄辈出。陈毅、叶挺、粟裕、夏征农等革命家,都是苏中公学的老师,他们是沙沟镇上最英俊的老师。

沐浴英雄之气,沙沟的隐逸变得余韵悠长。

被时光遗忘的沙沟出落成天然的影视基地。《霜天湖》《最长的拥抱》《哺乳期的女人》,一部电影又一部电影,“天下第一嫂”王馥荔在沙沟学会了撑船和撒网。

电影拍完了,地形如鱼的古镇安静下来。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从深藏不露到国字号历史文化名镇,安宁、镇定,一如千年前。

这座“渔文化”特色风情旅游小镇拥有六万多亩湖荡,满湖荡的鱼虾,丹顶鹤白天鹅在芦苇荡里的二重唱,常将沉睡中的古镇吵醒。

好客沙沟,也是好吃沙沟。

游在东吴杭州,食在广陵沙沟。沙沟有全国最大的淡水鱼交易市场,中国唯一的里下河淡水渔业文化博物馆。有相当数量的鱼姓居民。闻名遐迩的“沙沟全鱼宴”“沙沟六大碗”、沙沟藕夹、水粉炒鸡。

“沙沟大鱼圆”因被路过沙沟落驾的美食家乾隆皇帝赞颂而扬名天下。

取湖里大青鱼中段,片下最鲜嫩部分,两把菜刀左右开弓,剁至烂熟,用力搅拌,在油锅中炸至金黄,外黄内白,“沙沟大鱼圆”以副“败家子请客”般的优雅和美味进入了《中国名菜大典》。

日日好日,时时好时。沙沟看重“四时八节”。每到节日,孩子们新衣新鞋,银项圈银手镯。立春咬破的春卷,系古法春卷,又名脆皮春卷,入口即化。立夏立鸡蛋,立秋切香瓜,立冬嚼蚕豆,唇红齿白的脆响里,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里,全是沙沟金灿灿的未来。

子时,一日之始。沙沟至今还沿袭子时嫁娶。子时嫁娶出现于人类群婚制向偶婚制转化的拐弯处,是古代婚姻制度留在当今的文化活化石。

沙沟是活化石,是聚宝盆,更是一幅既质朴又绚烂的民俗长卷。

岁末年根,鞭炮声声,每家每户在门口燃起斗香祈福,大士禅林敲响祈祷的钟声,为纯金的沙沟祝福:

四季太平,五福临门。

(摄影:杨桂宏 郭亚群)

1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