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挑麦把

2017-12-08 09:24:08

 □陈明干

麦子割下来,捆好。一捆捆的麦把长龙一般躺在了麦地里。此时,还需要有人将麦把挑到农船上,再撑到打谷场,等待脱粒。

在生产队,都是女劳力割麦,男劳力挑麦把。两三个男人合用一条船,一天可以挑上两大船的麦把。

凌晨,女劳力拿着镰刀,匆匆奔向田野。差不多同时,男劳力也拔桩撑船出发了。当农船撑到麦田边,一个个女劳力的身后,已经躺着一捆捆的麦把了。

靠近河岸边田头上的麦把,男人们用大把叉戳着,像拾豆子似的,一捆一捆地抛到了船舱里。或者,干脆用手拎着,一手一捆。拎到了河边,再扔到船舱里。

田头上的麦把没了,接下来便是挑远处的了。

挑麦把,有用大把叉挑的;也有用“草夹子”挑的。

清晨,沾着露水的麦把,有韧性,麦穗不易脱落,乡民就用大把叉挑。把叉的叉头比普通草叉还要大,叉柄又长又粗,它是专门用于挑草捆、麦把和稻把的工具。挑麦把的人先将两捆或三捆麦把排列在一起,然后用宽大的叉头往麦把的草葽处用力一戳,两三捆的麦把便被叉头牢牢叉住;挑把人再在身后拎来两捆麦把,用把叉柄的尖头同时插进这两捆麦把的草葽间,然后,双手随即举起粗粗的叉柄,一担沉甸甸的麦把便落在了肩上。力气大的,此时还会蹲下身,右手再从地上拎起一捆麦把,站起身。挑把人“嗨哟号、嗨哟号”地打着号子,快步向前。走上船,先将右手上的麦把丢下,再将叉头的麦把滑落船舱,随后又将叉柄尖从麦把中抽脱……五六捆一担的麦把就这样挑到了船上。

六月的中午和下午,天气炎热,麦秸枯脆,麦穗易落。这个时候,只能用“草夹子”挑麦把了。草夹子用蛇皮袋做成,正方形,布兜儿一样。草夹子用扁担挑,一头一个草夹子。用草夹子挑麦把,每个草夹子可放三至四捆,一担草夹子可装七八捆的麦把,而且掉落的麦穗都在草夹子里,连同麦把一起倒在船上,一点都不浪费麦粒。

麦子割了,麦地里密密地竖立着又尖又硬的麦秸根。挑麦把的人,脚上都穿着一双旧的解放鞋,重担在肩,疾步行走在布满秸根的麦地里,哗嚓哗嚓的响。挑麦把的日子多了,尖硬的秸根也会戳破鞋底。

五六条麦把船停靠在麦田河边,田野里就会呈现一幅忙碌的劳动场景:蓝天白云下,女人们弯腰挥镰;挑麦把的男人们,一个个头戴草帽,披着白方巾,着一件短裤,你追我赶,来回穿梭。嗨哟号、嗨哟号,粗犷而短促的号子声,此起彼伏。

正是太阳最热辣的时候,每挑一担麦把,那豆大的汗珠便会从紫铜色的脸上、前胸后背的地方渗溢出来,往下流淌,淋湿了短裤。实在受不了这种闷热,一担麦把刚挑到船上,倒下麦把,纵身跃进了小河里。这河水也是滚烫的。钻进河心,猛吸几口河水,竟是那样的清凉甘甜。

六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忽然雷声响起,天色阴沉,挑麦把的男人们脚步更快了……

农田分到了各家各户,麦收季节,不再见到那清一色的健壮男人的挑把队伍了。有的是,女人割麦,男人也割麦;男人挑麦把,女人也挑麦把。甚至,连送茶送水到麦地的老人,也会帮着拎几个麦把上船……

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