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乡医路(六)
■/赵家定
(三)开展群众性土方草药运动
勤俭办医,大力开展土方草药运动。由于我所在的乡是出名的经济落后乡,筹措合作医疗经费十分困难。早在公社合并前,我任荡朱公社卫生所负责人时,就和薛寒医生步行六十多里路,到高邮县周山乡学习当地赤脚医生用土方草药防治疾病的经验。在我的推动下,公社曾专门召开千人群众动员大会,在全县率先开展群众性土方草药运动。公社合并后,在建全村卫生室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杨家、陈家和徐家3个村卫生室种草药、发动群众采草药、使用土方草药、勤俭办医的典型,组织全乡有关干部和赤脚医生现场参观学习和推广。同时公社卫生院办起了“土药厂”。县卫生局知情后派来中药加工师傅,传授用中草药加工丸、散、膏、丹的技能。县卫生局还先后派来3名南京中医学院中医师(姜玉芳、苏启高、邵寄民)、2名南京药学院毕业的药剂师(张弈华、陈玉英),帮助我们开展中草药剂型改革。他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严格的操作流程,在简陋的条件下,除成功生产出十多种消炎、止咳、助消化等口服中成药外,还试制过四黄素注射液、黄连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等七、八种注射液,后来为确保安全,针剂不再制造,它为推广使用中草药,节约合作医疗经费发挥了重要作用。(注:未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私自生产药品都是违法的,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尚无此规定,加工使用中草药当年受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肯定、支持和推广。)我们还编印了《土方草药使用手册》,在乡村医生和群众中传授用中草药和针灸治疗疾病的方法,开展了群众性“一根针、一把草”运动。为丰富药源,还组织了以赤脚医生为主体的采药小分队,远赴南京老山采集中草药。由于我们公社卫生院推广土方草药工作深入,措施扎实,效果显著,全年门诊处方每张平均仅花一角钱,全乡每人每年仅缴纳一元五角钱的合作医疗经费年年有节余,为此引起上级领导重视。省卫生厅3位厅领导和省卫生厅妇幼保健处领导曾先后来我院视察,指导工作。县卫生局曾在我乡连续举办大型学习班,组织全县乡、村干部和区、乡医务人员轮训,并多次召开现场会,在全县推广我们勤俭举办合作医疗、开展土方草药运动的经验。我主持工作的公社卫生院被县革委会授予“四好单位”,1970年我被推选参加了“扬州市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