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足幼教短板 跑好教育第一棒
日前,市政府办转发市教育局、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卫计委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六部门印发的《兴化市学前儿童看护点建设管理实施方案》,同意设置一批学前儿童看护点。
近年来,随着生育政策调整,全市出生人口逐年增加,原有学前教育资源不足,今年12月中旬,市政府召开乡镇(街道)、部门学前儿童看护点建设工作会议,推进全市幼儿看护点建设工作。
副市长丁春华指出,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作为终生教育的初始环节,对于个人认知发展、行为习惯养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开展不规范幼教场所整治行动,清理取缔无证场所112处,落实第二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新建6所幼儿园,加大省优质园创建力度,省优质园总量已达66所,学前教育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无证幼儿园的大量存在,各乡镇必须将无证幼儿园的问题摆上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位置。
丁春华强调,按照第二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工作目标要求,全市所有幼儿园都要纳入规范管理范围。乡镇政府是属地无证幼儿园整治的主体,市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全力予以配合,紧握成拳,形成合力。要保持集中清理整治成果,建立定期上报制度,将巡查责任落实到村和社区,对已经取缔的无证园所要加强监管,防止再次开办。教育部门要严把准入质量关,凡是新申报的幼儿园必须要符合办园条件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规定才能审批。要结合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新形势、新变化,精准研判未来人口增长趋势,同时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流动人口、外来人员等情况,对全市学前教育规划开展回头看,进一步优化调整全市学前教育资源布局,确保适龄幼儿就近入学。截至目前,全市仍有无证幼儿园61处,集中在13个乡镇和街道。省教育厅、综治办、公安厅、建设厅、卫计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开展无证幼儿园清理整顿的通知》明确了清理工作原则、步骤和要求,结合兴化位于里下河地区的实际,我市清理无证园工作的原则是“准入一批,整改一批,取缔一批,转变一批”,幼教资源仍然不足的地区临时设置一批幼儿看护点,条件不达标的办园点降格为幼儿看护点。同时,继续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园条件,扩充幼教资源,确保2020年前合格幼儿园公共服务资源全覆盖。
各参会乡镇(街道)、部门依次表态发言,各乡镇、街道就规范学前儿童看护点管理工作签订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