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堆麦草垛

2018-02-02 09:55:12

□陈明干

那时,乡村人口多,家家都用土灶。麦草、稻草是乡民煮饭烧水的唯一燃料,关乎一家人炊事的延续。草垛,家家户户都有一两个。

在生产队,麦子脱粒后,金黄的麦秸草布满了打谷场。麦秸草干燥,无需翻晒,生产队长直接将它分到各家各户。

分麦草,是根据各家上半年所做工分分配的。分麦草时,男女老少都会来到打谷场上。小队会计报着工分,小队长用草叉点着一个个小草堆进行分配。分到草堆的人家,立即打成捆,或用草杠抬着,运离了打谷场。不到一小时,满场的“小馒头”便被瓜分、抬走。

堆这样的麦草垛很简单。今天分到了麦草,作为“草垛根脚”,堆在那儿;明天分到的麦草,运回来,再加在上面;后天分到了麦草,再加上去……只要天气不下雨,不管有多少麦草,都可以往上加高。麦收时节,麦地里的麦子一天天减少,而村内庄外,一个个新鲜的、散发着麦草香味的草垛,就像一场大雨后突然冒出来的大大小小的蘑菇。

分田到户后,各家自行脱粒,往往是五六亩甚至更多面积的麦田一次性脱完。这样,一次脱下来的麦草特别多。除了少量的麦秸草挑回家,作为烧草外,大部分的麦草都堆在各自的场头上。

堆这样的麦草垛,难度大,需要有经验的人在草垛上堆放。同时,配合的人也要多,至少三四个人,而且是一气呵成。这样的麦草垛堆出来,体积大,小山一样。

找个平坦的地块,众人用草叉拖、草杠抬,将麦草堆放在上面。堆到一定高度后,堆草的人爬了上去。其他人拖来麦草,一叉一叉地将麦草叉到草垛上。站在草垛上的人,手持草叉,将下面送上来的麦草接过来,在草垛上由外到内布放,并用脚、用草叉压实。麦草秸轻,干燥光滑,若不压实,麦草垛会松动歪倒。

草垛堆到了一丈高,在地面叉草的人有些吃力了,只能一小叉一小叉地向上叉草。草垛越长越高了,两三个人将拖来的麦草打成小堆,用大把叉戳着,然后用力扳起叉柄,将叉柄梢顶在地上,立起,双手再举起把叉柄,云朵般的一堆麦草被送上了高高的草垛。

起初,堆草的人会将草垛的边缘每一层都向外伸出一点点。层层加高后,就会形成一个“倒梯形”。快要封顶时,堆草垛的人又将草垛边缘渐渐收缩。草垛完成,一个蘑菇状的大草垛便堆成了。

麦秸轻,干燥,再高大的麦草垛也会松软摇晃。站在上面堆麦草,既靠经验,也靠感觉。不会堆麦草垛的人,站在上面会恐高、心慌,中心位置拿不准,麦草垛堆起来,大风一吹就倒了。会堆麦草垛的人,身子始终不离草垛的中心地带,层层加码,层层压实。麦草垛堆好后,他还会在草垛顶上覆盖一层厚厚的穰草,既压实草垛的顶层,又防雨水向下渗漏。最后,他还会让下面叉草的人就着麦草垛,卷成一根根粗大的麦草葽子,从草垛这边覆盖到草垛那边,如同一张巨大的网罩在麦草垛上。

一个个高大的麦草垛堆成了,原本一马平川的打谷场立即成了深山密林,不仅鸟雀聚集在这里欢闹,村里的孩童也常常三五成群地来到这里,钻地洞、爬草山、捉迷藏。

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