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阅读 详情

陆爱琴:拾起水乡劳动音符

2018-04-02 09:16:39

□本报记者 张娈鸾

“东边那个太阳哎,照在那个茅山上呦,水田那个茫茫好栽秧,妹打号子哥搭腔,哎嗨……”当茅山号子从陆爱琴嗓子里喊出的那一霎那,许多人都被这天籁之音震住,清亮的歌喉、高亢的旋律以及原汁原味的歌词瞬间将过去欢乐的劳动场景展现在听众面前。从喜爱到学习到演唱,三十年来,陆爱琴将几十年的心血都花在茅山号子的传承上,不仅唱遍兴化所有乡村舞台,还将茅山号子唱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去年底,她被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陆爱琴接触茅山号子是受妈妈和奶奶的影响。当她还是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时,跟着妈妈到田里干活,由于妈妈喜欢边干活边唱茅山号子,让陆爱琴很快就学会了,而且她天生一副好嗓子,歌声甜美、嘹亮,只要她一开口,都会引来一阵赞叹。渐渐地,陆爱琴对茅山号子越来越喜爱,也开始有意识地寻访茅山的乡村歌手,向他们学习各种号子的唱法。  

16岁那年,陆爱琴到茅山文化站的下属厂上班。有一次,文化站排练茅山号子节目,她也机缘巧合参加了,虽然当时是很多人一起和声,但陆爱琴的声音特别突出,行腔稳健,咬字有力,吐字清晰,排练的老师就叫她单独出来唱,就是因为这一唱,她成了绝对的主角,成为各种茅山号子节目的领唱。  2007年,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来到泰州,华光流彩的舞台上,陆爱琴身穿蓝底白花布衣,与歌手周杰伦、央视主持人董卿同台演唱茅山号子。“其实我当时还是挺紧张的,可能外人看不出来。”陆爱琴说,不仅因为这是自己第一次上央视舞台,第一次跟著名歌手以及主持人合作,同时她也想把茅山号子唱好,让越来越多的人知晓,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

许多传统音乐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消失,如何让茅山号子一代代传承下去成为近些年茅山镇亟需解决的问题。茅山镇文化站站长蔡爱芳介绍,早在1998年,该镇就开展了“茅山号子进校园”活动,还出版了“三绝流韵”系列校本教材《茅山号子》和《歌从茅山来》,这两本教材于2012年先后获得江苏省校本读物二等奖和泰州市教材一等奖。另外,茅山镇还以茅山中心校和文化站为依托,建立“茅山号子”传习所,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建立“茅山号子”两大培训基地,定期开展传承传习活动。一次,一位在南艺学习的大学生慕名找到陆爱琴“拜师”,想跟她学唱茅山号子,她一口便答应了。她告诉记者,过去自己学唱的时候,老一辈的歌手都毫无保留地教她,现在只要有人想跟她学唱茅山号子的,她都非常乐意教,也算是为茅山号子的发展和传承出一份力。

陆爱琴(左)与主持人董卿、歌手周杰伦同台演出。

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