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以持续高压态势保障群众需求

今年前4月,在楼市调控下,大部分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明显下行,但成交金额依然刷新了历史同期纪录。4月份单月,多个城市土地收入明显上涨。楼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楼市成交整体稳中有升。
杭州持续加大土地供应
持续加大、加快土地供应已成为目前市场的主基调之一。5月4日,杭州再次出让3宗宅地,分别位于临安区锦北单元、玲珑山单元以及双林高校单元。据统计,今年以来,临安土地市场已成交14宗地块,出让面积约为50.8万平方米,其中宅地有9宗。实际上,不止临安,整个杭州市区的土地供应量都不少。截至目前,杭州市区今年已成交85宗地块,其中涉宅用地有56宗。
去年4月,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及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对消化周期在6个月以下的,不仅要显著增加供地,还要加快供地节奏。而杭州正是商品房供求旺盛、库存量较少的代表城市之一。近两年来,杭州楼市库存去化速度较快,去化周期缩短明显。特别是去年以来,经历了一波高成交之后,部分板块开始出现供需不平衡的现象。以一季度为例,数据显示,杭州市区新建商品房约成交3.8万套。另一方面,新房库存则再度下滑,截至3月底仅剩余6.9万套,按一季度月均成交量推算,可能只够卖两个多月。
大量涌入的人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根据日前猎聘网发布的《2018年杭州中高端人才及杭漂大数据报告》,从2016年第四季度到2018年的第一季度全国重点城市人才净流入分布,杭州以13.6%排名第一。这也就要求杭州持续加大土地供应,从根源上平抑市场需求。今年4月,杭州对外发布了2018年杭州市区首期《读地手册》。从《读地手册》上可以看到,今年杭州市区土地供应充足,共有近1.4万亩总出让量、约227宗可供出让地块在出让之列,其中涉宅用地有138宗,多个市场热门板块均有新增供应。与此同时,杭州还对供地结构进行了调整,继续扩大普通住宅的供应比例,增加中低价位住宅用地的供应量,坚持“房子是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从全国范围来看,除了杭州外,包括北京、南京、成都等在内的多个重点城市也在加大土地供应。数据显示,今年1-3月,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约1.33万亿元,同比增长41.8%。
在加大加快土地供应的同时,杭州还正在积极构建与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相适应的土地供应新机制。去年以来,作为全国首批12个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城市之一,杭州以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为方向,通过落实商品住宅配建公租房、加大人才租赁住房用地供应、积极推进集体存量建设用地租赁住房试点等,加大租赁住房用地保障力度。根据《杭州市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工作方案》要求,2018-2020年,杭州新增租赁住房总量占新增商品住房总量的30%。其中优先出让人才租赁住房用地、全面落实公租房配建要求等都是举措之一。以优先出让人才租赁住房用地为例,截至目前,杭州市区范围内已成交7宗纯租赁用地,主要分布于主城区、临安区以及富阳区。公租房配建要求目前也已有具体地块落实。4月12日,主城区推出了3宗宅地,分别位于九堡、钱江新城以及艮北新城,其中九堡和艮北新城地块,就需要配建10%公租房。
据了解,根据今年1月份市政府批准的《2018年度杭州市区经营性用地出让、储备和做地计划》,市区列入年度出让计划商品住宅用地1.15万亩,按公租房配建要求,预计可建设公租房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此外,杭州还在探索集体存量建设用地租赁住房试点工作,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应。截至目前,萧山、余杭、富阳、临安和大江东五个试点地区在摸底调查并积极对接有关镇街、村社基础上,已初步明确了6宗试点地块,总用地面积约60亩。
多地积极加强地产调控
5月7日,哈尔滨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提出在主城6区内新房3年内不能销售。通知对新购商品房作出限售要求,规定在哈尔滨主城区6区区域范围内,即道里区、南岗区、道外区、香坊区、平房区和松北区,取消建设单位网签合同备案信息注销权限,凡新购买商品住房(不包括二手住房)的,自商品房网签合同签订之日起满3年方可上市交易。通过司法裁决、直系亲属间赠与、继承等方式取得的商品住房,不受该款规定限制。在土地供应方面,通知提出分区域差别化实施供应,根据各区域房地产用地供需关系制定差别化供地政策。如对于房地产用地需求较大的哈西、松北等地区,适当增加住宅用地供应,并加快土地供应节奏;对于商品住宅库存规模相对较多的阿城区、利民开发区等地区,适当控制住宅和商服用地供应,并根据市场状况适时进行调整。此外,通知还提及,哈尔滨将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在延续现有公积金贷款规定的同时,将个人贷款还贷能力系数由0.5调整至0.4。
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天津市国土房管局编制并公布《天津市2018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2018年天津市计划供应国有建设用地3500公顷,其中,住房用地计划较2017年供应面积同比增加逾两成。
天津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称,今年用地计划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充分满足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用地需求,确定850公顷的供应量,计划较2017年供应面积多出150余公顷,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在计划指标中,优先保障新建租赁住房和棚户区改造用地,其中棚改安置房用地应保尽保。在商服用地上,继续坚持“去库存”的总基调,结合天津市“十三五”规划和商业服务业重大项目,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及市场实际情况,在满足民计民生和重大商业服务业项目用地需求的基础上,继续压缩商服用地指标,2018年确定了200公顷的计划供应量。在工矿仓储用地供应方面,以支持天津市工业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土地资源的产出效能为出发点,确定了今年的供应计划指标为1150公顷。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用地,优先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实际需求,结合天津市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今年的计划指标为1300公顷。据悉,年度用地供应计划公布后,天津市国土房管局将建立跟踪服务机制,与建设、规划等相关部门做好衔接、配合,以民众的居住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做好住房用地供应,实现棚改安置房用地应保尽保。
多城土地出让金额创新高
4月地方国土部门官方网站土地出让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方面,北京无新增土地供应,上海则首次挂牌出让外环以内的宅地。与此同时,杭州、宁波、广州、南通、天津、扬州、成都等7个城市土地出让金额突破百亿元,创同期土地出让纪录。
相较于杭州等多个城市土地出让的火热状况不同,北京、上海等城市4月土拍趋冷。上海方面,4月上海土地市场共成交4幅经营性用地(工业用地和动迁安置房用地除外)。总成交面积为24.57万平方米,环比下跌31.95%,总成交额达54.83亿元。北京土地供应方面,北京市国土局官网数据显示,4月北京无新增土地供应,包括居住类用地、商服金融类用地、工业用地、综合用地等土地类型在内。北京土地出让方面,4月北京仅交易1宗延庆区涉宅用地,出让金额为33.2亿元。同月,北京市流拍两宗分别位于房山和门头沟的限价住宅用地。经统计,2018年以来北京市已流标6宗地块。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北京等地“逢拍必限”的土地出让模式及围绕自持比例展开的竞争,令不少开发商拿地动力不足,所以产生流拍。
4月,杭州市土地出让金额为179亿元,同比上涨237%。截至目前,杭州市区今年成交85宗地块,其中涉宅用地有56宗。由于土地出让市场火热,一定程度推高杭州的土地出让价格,使得部分土地出现流拍现象。临安区域近日出让五宗土地,其中有两宗在当天出让中流拍,这也是杭州今年首次出现土地流拍。相关土拍人士表示,由于临安地处偏远,土地较主城区来说较为冷清。同时,商品预售价格监管严厉,土地价格趋高使得房企利润趋薄,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除杭州外,4月,上海、宁波、西安、徐州和绍兴等城市土地出让也较上年增长100%。溢价率方面,热点城市土地溢价率基本平稳,大部分城市溢价率均保持低位。企业方面,龙湖地产、碧桂园、保利地产位列拿地金额前三。2018年1-4月,龙湖以696亿元拿地总额再次位列拿地榜榜首,拿地金额高企,势头猛进。碧桂园以529亿元拿地总额紧随其后;保利以506亿元跃居第三位,土地市场发力显著。保利地产一季报显示,一季度保利国内新拓展项目33个,新增容积率面积717万平方米,总获取成本488.63亿元。
长效机制渐行渐近
住房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副司长陈伟表示,2017年,在16个热点城市共查处了654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和2295家中介机构。下一步将完善房地产市场监管制度,持续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2018年房地产调控依然高压执行,调控分化,热点城市继续加大力度调控。
“近期房地产调控升级的很大原因是市场热度有上升迹象。”有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海南在近一个月内连续3次收紧调控措施。22日,海南更是开启全域限购。海南省住建厅厅长霍巨燃表示,海南要实行最严格的规划管控和节约用地制度。坚决不做房地产加工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降低海南省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确保海南建设用地总量在现有基础上不增加。”霍巨燃表示,未来建设用地供应向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急需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发展、民生需求等倾斜,大幅减少直至停止供应外销商品住宅项目用地。
除海南外,近日我国最热的区域当属雄安,但在炒房客还没动身之前,雄安规划便已指出,严禁大规模房地产开发,释放落实房住不炒信号。降低投机投资性购房,真正实现住有所居是房地产调控的主要目标,这也是近一年,房地产调控与往年出现了明显质变的主要原因,房地产调控从过去的“限”为代表的短效机制向长效机制转变。一方面是房地产税立法的推进,而另一方面是建立购租并举制度,鼓励租赁消费,稳定租赁关系,赋予租房者更多的权利,减少非理性购房需求。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