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的兴化方言举例
□陈学文
6.几钱
当时林冲看了,吃了一惊,失口道:“好刀!你要卖几钱?”那汉道:“索价三千贯,实价二千贯。”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几钱”,多少钱的意思,这个方言在兴化菜场上每天都会被人说起。兴化有一类方言是被压缩过的,如“乖乖隆的冬”,兴化人只简缩成两个字“乖冬”,“刮刮叫”,兴化人简化成“刮叫”。“几钱”,实际上是“几个钱”的简缩版。
7.临了
老军都点见了堆数,又引林冲到草厅上,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临了”,兴化方言指最后、最终、结束之时。兴化还有一句俗语,叫作“要得好,到临了”,说的是最好的东西往往在最后。
8.下饭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下饭”,指“菜肴”,用口语来说,就是“小菜”。“下”者,送下之意。“下饭”,与米饭一起下肚之物,即菜肴。兴化地处里下河,乃鱼米之乡,以大米为主食,故有“下饭”之语。
9.噇
晁盖拿起棍来又要打,口里骂道:“畜生!你却不径来见我,且在路上贪噇这口黄汤,我家中没有与你吃,辱没杀人!”
——第十四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噇”,指毫无节制地大吃大喝。兴化民间有“噇倒头”一说,噇倒头,就是噇倒头饭,“倒头饭”是死人吃的饭。兴化民俗:人死后,要煮一碗饭,碗里竖插一双筷子,放在死者头前,称做“倒头饭”。“噇倒头”,即胡吃海喝,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
10.巴
只见两个虞候和老都管气喘急急,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了喘气。
——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巴”,兴化方言中指向高处攀登、攀爬,这个在字典或词典里是查不到这个意思的。
11.一了
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
——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一了”,兴化方言是指过去、原来之意。此处引申为“从来”“向来”的意思。那汉子的意思是说,我从来就是一口价,概不还价。
12.搭识
那婆娘留住吃茶,言来语去,成了此事。谁想那婆娘自从和那张三两个搭识上了,打得火块一般热。
——第二十回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搭识”,指结交、结识之意,含些许贬义,搭识后常有共同做坏事的倾向。
13.杌子
武大叫个木匠,就楼上整了一间房,铺下一张床,里面放一条桌子,安两个杌子、一个火炉。
——第二十四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杌子”,一种高而上平的坐具,形似椅子,但没有靠背。现在的家具市场上已很少看到杌子,貌似已经退出家具行列了。兴化作家毕飞宇在《玉秀》中就写到过杌子:“郭左把牙刷放在方杌子上,关照说:“不要再用你姐姐的牙刷了。合用一把牙刷不好。不卫生。” (二)